“諸位對於南邊局勢有甚麼觀點?”
得知動靜高速乘坐專列返回的秦時竹啞然發笑,反動、反動,多少罪過假汝之名行之!
“報,方纔收到的急電。”秘密秘書不顧會場,倉促忙忙跑上前台將陳述遞給葛洪義。世人大為獵奇,何事?
“參兵力上統計起來,此次作戰。我們出動7個師,約11萬人馬,除龍濟光所部後,敵我兵力對比為2:1。大口徑火炮和其他作戰設備是其五倍乃至數十倍,兼之水兵上風,取勝該當不成題目,重點在於如何將喪失降落到最低。彆的,此次主疆場首要在南京,能不能順利拿下馮國璋具有舉足輕重地感化。”張紹曾在輿圖上指指導點,“我的設法是,能不攻城最好不要攻城。南京老百姓經曆了數次災害――辛亥反動時反動家攻打南京、護國戰役時黃興在南京抵當以及厥後張勳統治南京,再也經不起太大的折騰了。”
專列上有公用的作戰室,上麵掛著大幅輿圖,張紹曾走到輿圖前用教鞭演示道:“本來總參在處理安徽題目時籌辦了一個處所兵變的預案,用來預備突發環境,現在恰好派上用處,稍作點竄後就作為本次平叛計劃參照履行。參與此次兵變的首要有馮國璋的第8師,李純的第6師、盧永祥的第7師、雷震春地第10師、龍濟光的第34師,總人數約在6萬擺佈。參軍隊來看。以馮國璋和李純兩部在吸納張勳和倪嗣沖餘部後氣力最強;龍濟光的軍隊本來是廣東處所軍隊。設備差、職員不整,戰役力低下。為最弱;盧永祥、雷震春兩部介於二者之間。彆的,浙江朱瑞、廣西陸榮廷、貴州唐繼堯等異動分子尚冇有完整表白態度……從戰線來看,此次兵變北起江蘇徐州,南至廣東廣州,連綿近4000裡,在這麼長的戰線上隻要6萬擺佈的軍隊,像極了一字長蛇陣;從佈局態勢來看,上述權勢固然同為一丘之貉,但相互並冇有有效地協調和批示,除江蘇四周的馮國璋號令力比較大以外,其他底子批示不動;在政治上,參與此次兵變的多屬袁世凱餘孽、聯邦黨、進步黨和百姓黨部分權勢,相互本來一向勾心鬥角,此次固然在反對中心的企圖上結合起來,但其聯盟意誌值得思疑。歸納起來一句話,一群烏合之眾。”
世人大愣,隨即掌聲雷動!
“這傢夥是一貫地牆頭草隨風倒,隨他去。”秦時竹輕視一笑,“此主要把牆頭挖空,看他往那裡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