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方震站在秦時竹的身邊,悄聲說道:“總統,藍方勝麵頗大。”
“將是明天的重頭戲,實戰演練!由‘海圻’、‘海籌’、‘海容’、‘海琛’四艦對抗‘應瑞’、‘肇和’、‘春’、‘夏’、‘秋’、‘冬’六艦!練習海疆設在葫蘆島東南邊35海裡處,眼下恰是中午用餐時候,遵循預定打算,一個小時後正式開端!”
世人固然有些將信將疑,但根基以為這不會是一邊倒的對抗了,聯絡官適時揮動了旗號,預示著紅、藍兩邊即將進入指定練習海疆……
在熱烈的掌聲中,在陳策衝動的神情中,秦時竹親手為他彆上了二等優勝獎章,“但願你能以這枚獎章為起點,在此後的練習、批示、作戰中獲得更高的名譽!”
世人都鼓掌,席間有人不覺得然地轉過甚去對中間的人說道:“甚麼考慮國情、反應民意,純粹是他們本身往臉上貼金……處所的實際環境他們考慮過麼?我們的定見他們采取了麼?”
“方纔已談了藍方的魚雷上風,這是藍方技術上風之一;程副總長還談了藍方的動力和火炮速率上風,這是其二;藍方實在另有一項上風,觀察上風――四海艦是近20載的老艦,其觀瞄設備和‘應瑞’、‘肇和’不能相提並論,但季候級上的觀瞄設備卻比後兩艦還要強出一大截。這是上風之三,我看幾近能夠決定海戰的成敗!”
“他?算了吧,來不來都一樣,他算是明白人,比有些人奪目多了。”
北京,國會大廈,弘大地集會廳裡已坐滿了參眾兩院地議員,記者的鎂光燈不時閃過。但願記下那嚴峻地汗青時候。
“為何?”
“諸位議員,明天憲法將正式提交表決,這是激動聽心的時候,也是竄改汗青的時候,我們滿懷但願等候這一刻的到來……《中華民國憲法》萬歲!共和萬歲!”伍廷芳向台下深深一鞠躬後,結束了他的先容。
“‘秋’、‘冬’兩艦不是上個月才方纔退役的麼?”
湯薌茗插話道:“不過如許也好。兩邊氣力能夠更均衡些,勝負也更難以預感……”由四海艦構成的紅方以“海圻”為旗艦,以其他三海艦為羽翼,海圻總噸位4300噸,具有2門8英寸(203mm)炮,10門4.7英寸火炮(120mm)、12門47mm口徑(3磅)火炮,3門37mm口徑(1磅)火炮和5具魚雷發射管,“海籌”、“海琛”和“海容”為同級艦。各艦噸位均為2950噸,有150mm口徑(5.9英寸)炮3門,105mm口徑(4.1英寸)炮8門, 37mm口徑炮6門,3個魚雷發射管(1個為水下發射管),總計紅方總噸位1.3萬噸,火炮合計78門,魚雷管8具;反觀藍方。“應瑞”2750噸、“肇和”2600噸。“春”、“夏”、“秋”、“冬”均為980噸,總噸位約7300噸。前兩艦各有6英寸(152mm)火炮2門,4英寸(102mm)火炮4門,3英寸(75mm)炮2門,47mm口徑火炮6門,37mm口徑火炮2門,另另有40mm口徑高射炮2門和魚雷發射管2具,後四艦每艦有4英寸炮4門,40mm高射炮4門和4具魚雷發射管,藍方總計各種對艦火炮48門,魚雷發射管20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