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道門三秀也大抵是這麼個路數,資本夠多,背景更大,才氣夠強,有充足的試錯本錢,就很輕易建功。立了功又一絲一毫全都歸於小我,也不存在被人硬按著再熬煉幾年的環境,天然升得緩慢。真要去查,那都是公道、合情、合法、合規,不存在半點弄虛作假。
七娘高低打量著她,對勁道:“這纔像話,關頭是你爭氣,有這麼多實打實的功績打底,為娘纔有底氣幫你鋪路說話,彆人才說不出半個‘不’字。如果你像阿誰王儋清一樣,就曉得爭風妒忌、混吃等死,就算我想汲引你,也冇臉皮去求地師。”
如果說中立一派最為疏鬆,底子不成體係,冇有三師如許的明白魁首,隻要為首的幾位平章大真人,底下的人也冇有那麼強的歸屬感,那麼全真道就是第二疏鬆的大派係。
齊玄素立即想到一個題目:“如果王家倒了,那麼婆羅洲道府如何辦?”
彆看七娘說得輕描淡寫,齊玄素很明白到底是如何一回事。如果冇有七娘,就算齊玄素立下再大的功績,“地字功”也好,“天字功”也罷, 都不會一人拿下,彆人必定會分走很大一部分。比如說汲引齊玄素的人,那就是慧眼識英才,批示齊玄素的人,就是調劑有方,大頭都去了人家那邊,齊玄素豁出性命也隻能跟著喝湯,那他最多就是個四品祭酒羽士。
可大義是大義,精確也精確,隻是這麼多的世家,真正落實下來的時候,到底是如何回事,大師夥也都內心稀有。
這事真要成了,那但是天覆地載的恩典,好些蹉跎多年的二品太乙羽士都情願跪下來拜個乳母。
對於風俗了內鬥且素有小道門之稱的全真道來講,措置掉王家底子冇甚麼心機承擔。
這也是玄聖遺留下來的題目。
如此一來,全真道的確是三道當中體量最大的,可內部更加疏鬆了,遠冇有彆的兩道的凝集力。
參知真人可否晉昇平章大真人,有一個不成文的端方,除了長生神仙必然晉昇平章大真人以外,如果出身中立一派,就比較輕易晉升,如果出身三道,就比較困難一點。相較而言,一樣是偽仙,中立一派的參知真人幾近是春秋資格一到立即就能晉升,而三道出身的參知真人因為三方相互掣肘,必必要有充足服眾的功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