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說大不大,西南大營是齊家一手組建起來的,西南各衛所的批示使、千戶絕多數都跟齊家有乾係。
都是靠情麵來‘借兵’,跟衛所借兵,能夠會違法律法;但跟土司借兵。朝廷就管不著了吧?!
ps:感謝floodjiang親的評價票,感謝親們的訂閱和支撐,感謝哈!(未完待續)
“此次鄙縣驟逢大難,多虧齊大人賢伉儷仗義互助,某不堪感激,”
齊令先曾經的爵位是黔國公,因蕩平黔地流寇而得封。
雷捕頭是土生土生的蜀地人,世襲的衙門皂隸,對齊家自是非常熟諳。
齊謹之又有些不忍心,縣城那麼多人受災,擔擱一日,便不知有多少人喪生。
幾下裡湊一湊,應當能湊個五六百人。如此也就夠了!
齊謹之親身把人送到門外。
“齊大人,求您了,救救那些不幸的百姓吧。”雷捕頭哽咽難言,滿眼要求的看著他。
本地的知縣姓唐,已經在這裡做了十來年的父母官。
謝掌櫃也已經命人騎快馬去京中送信。他則遵循謝氏商號的‘賑災流程’一步步的安排事情。
按理說,雷捕頭底子不消這麼恭敬。
齊謹之連連點頭。顧伽羅的提示讓他翻開了思路,他彌補道:“另有謝氏商號的人,他們也帶了很多鏢師。”
如此過了七八天,縣城周遭的幾條門路總算都清理了出來,而賣力查探動靜的人也終究找到了‘震中’――間隔縣城三百餘裡遠的一個小山坳。
縣城那邊,唐知縣收到雷捕頭送返來的口信兒,欣喜不已,乾勁實足的投入到搶救傷員、施助百姓的事情中。
嘩~嘩~~
唐知縣一聽‘齊’這個姓氏。心念一動,趕快將驛丞叫到跟前細心扣問。
幸而大雨下了兩天便停歇了。
唐知縣忽的想起了甚麼,臨走前又回身對齊謹之低聲道:“傳聞石門關四周有悍匪出冇,還請大人務必謹慎!”
唐知縣擺擺手,帶著幾個差役騎馬拜彆。
沉默很久,齊謹之才問道:“那縣衙可好?貴縣的縣尊大人可安好?”
隻是人手有限,特彆聽聞官道被埋葬後。唐知縣焦心不已。
雷捕頭快人快語,直接說出了此行的目標:“縣城被地動所毀,官道受阻。縣尊已經命差役去府城報信。然縣城哀鴻急需施助,糧食還好說,藥材倒是奇缺……”
為了避嫌,齊謹之不能跟他們借兵,卻悄悄借了一些火藥,官道上堵著大片的山石,單靠人力太破鈔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