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惜姑姑見她麵色不好,便盛了兩碗鯽魚湯,一碗放到自家娘娘跟前,一碗親身送到端嬪手邊。
她現在剛三十的年紀,性子和順,說出來的話如沐東風,最曉得如何勸淑妃。
常日裡淑妃身邊就謝蘭姑姑和四個大宮人服侍著,不消兩個管事姑姑貼身服侍,是以端嬪也是頭回見她。
她說著話, 手裡的荷包順手就推了疇昔, 蘇年笑嗬嗬站在門口, 也利利索索接了過來。
綾惜本日是特地過來接待端嬪的,她管著淑妃身邊衣被布匹等事,每季都要給淑妃趕製新衣,怕繡紋、色彩、料子用的不好,老是要事事都過問。
人還是那小我,可衣裳換換到底能有些新奇感,不至於叫陛下看了膩煩。
這兩人常日裡很少跟在淑妃身邊,卻把景玉宮上高低下打理利落,滿宮裡都是馳名的。
他不便辦的事情,交代給她去辦,也一樣能辦的妥妥貼貼。
跟在淑妃身邊的人,除了謝蘭是自家跟來的,照顧她將近二十年,對她的情分做不得假。旁人大多都是蕭銘修親身選出來的,恰是要用淑妃的人,纔要給她最好的部下,不然轉頭辦事倒黴,坑的還不是本身。
但是,謝婉凝睇瞭望內裡的天,也不過一刹時,風雨欲來。
小宮人們抬出去的是兩身新的秋裝,一身是蜀錦做的香葉紅襖裙,上繡飛鳥戲梧桐,非常合適春季天景,彆的一身倒是三疊曲裾深衣,衣裳冇有一絲的繡紋,倒是層層漸染的豆蔻紫色,瞧著新奇又素雅。
這菜名一念出來,謝婉凝便曉得是乾元宮小廚房的“特性菜”了,便是碟碗用的都分歧,每一盤上麵都特地貼了簽子,以表白是出自哪位禦廚之手。
嬪妃間留午膳也是意味靠近, 謝婉凝此舉本來是美意, 隻千萬冇想到的是, 席麵剛一擺開, 乾元宮那邊就來了其中監,說是陛下給娘娘賞了菜。
剛內心還說等她得寵後叫她都雅,轉眼就親眼瞧見人家盛寵至極,這會兒便是個彌勒佛坐在這,內心也要不舒坦。
宮中的炊事都是有定命的,便是淑妃娘娘如許的正二品妃位,也不能過分肆意妄為。像魚蝦之類的鮮物,並不是日日都有的用,宮中的鮮物如果不新奇,叫主子們吃壞了肚子,禦膳房是擔不起這個任務的。
皇上犒賞的菜也不是甚麼山珍海味,可不管如何看都能看出用心來。除了清火暖胃的山筍燉竹江鴨,一道滋補的銀耳燕窩南瓜粥,一盤玫瑰鮮花酥餅,乃至另有一缽山藥黑豆鯽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