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劉頭說:“天津也有?那倒冇傳聞過了。不過確切跟你說的差未幾,那位外省的販子自稱也是常常出海過河,免不了常常乘船,以是就掏錢修了這麼座魚骨廟。這廟範圍不大,連個院子都冇有,和淺顯的龍王廟冇辨彆,拿魚骨當作房架子,大魚的頭骨是廟門,就一間神殿,供了尊龍王爺的泥像。剛修好的時候,有些人抱病或者趕上天旱,都去魚骨廟裡上香許願。說來倒也好笑,真夠邪門的,一次都冇靈驗過,如果去魚骨廟求雨,那是不求還好,越求越旱,以是冇過量久,就斷了香火了。那位出資修廟的販子,也今後再冇呈現過。”
我把我們在黃河中的遭受說了一遍,這河裡究竟有甚麼東西,如何這麼短長,是魚還是鱉也冇瞧清楚,或者還是個甚麼彆的植物,向來冇傳聞過黃河裡有這麼大的東西。多虧這劃子健壯,如果木船,我們現在恐怕都掉到水裡灌黃湯去了。
老劉頭點頭道:“是,不過都荒廢好久了,龍王爺的泥像冇過兩年就塌了。有人說是那位出錢修廟的商民氣不誠,或者做過甚麼缺大德的事情,龍王爺不肯意受他的香火。再加上魚骨廟建在龍嶺山凹裡頭,門路艱钜,一來二去的底子冇人再去那座魚骨廟了,很多人乃至都把這事忘在腦後了。當年文革,連紅衛兵都冇想起來要去砸魚骨廟,實在就算去砸,也冇甚麼可砸的。但是這廟的格式和魚骨還在,你們有機遇能夠去瞧瞧。”
老劉頭是個嗜酒如命的人,又喜好湊個熱烈,傳聞有酒喝,當即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老劉頭笑道:“不是鯨魚,不過這麼大的魚非常少見,平時底子冇有,隔幾十年也不見得能見到一回,的確都快成精了,有科學的就說它是龍王爺變的,要不如何給起這麼個名呢?傳聞就算是捕到都要放生,那肉又硬又老,誰敢吃啊。當時這鐵頭龍王就死在了岸上,那些天正趕上天熱,跟下火似的,冇一天就開端爛了,臭氣熏天,隔著多少裡都能聞著那臭味。這類環境很輕易讓四周的人得瘟疫,成果大夥一籌議,就把魚肉切下來,用火燒了,剩下一副魚骨架子撂到河岸上。”
黃河內裡沉著很多古怪的東西,這些事我們都傳聞過,河東博物館裡擺設的黃河鐵牛,就是鎮河用的。當年元末之時,還傳說在黃河中撈到一具獨眼石人,當時候正鬨農夫叛逆,有兒歌說是甚麼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那件事隻是傳說,並不敷為信,但是仍然能夠見證黃河的陳腐奧秘,稀爛的河泥中,不曉得覆蓋著多少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