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便全都閉嘴,平時入宮文武百官從左邊門進,公卿貴族從右邊門進,擺佈掖門是不開的。但現在天子在金鑾殿停止大典,眾大人才改由兩掖門進,新進士們兩眼一爭光,隻能人家讓咋走就咋走……幸虧穿過幽深的門洞後,便是一嚮往前走,不消往兩邊拐,穿過紫禁城內的又一道宮門——奉天門後,便看到一個白玉雕欄、雕龍望柱,非常廣大,足以包容萬人的廣場,廣場絕頂是一座坐落在三層漢白玉高台上的,拔地而起足有十一丈高的金壁光輝的宮殿,這便是紫禁城最宏偉的修建,奉天殿!
幸虧賣力指導的中年官員,已經見多了‘幸運來得太俄然’的進士,小聲過來道:“狀元郎,請跟下官進殿謝恩吧。”
而此時的奉天殿前,已經林立動手持金瓜、寶頂、旗幡等各種百般意味性多過合用性的兵器的金甲衛士,在簷下另有設備黃鐘大呂等全套樂器的宮廷樂隊,這叫鹵簿法駕,乃是典禮典禮不成貧乏的儀仗隊、保鑣隊、軍樂隊……
其正麵三個門洞高大非常,最中間一個足有十一丈高,令人歎爲觀止……這是大明朝天子出入禁宮的公用門,擅入者死……但也有兩種例外,一是皇後在大婚時能夠進一次;二是殿試考中的狀元、榜眼、探花的三人能夠今後門走出一次。
這時候,城門樓上又是一聲鐘響,便有寺人扯著公鴨嗓子道:“吉時到,百官率貢生覲見!”
“二甲第三十名吳兌。”
“二甲第四十五名鄒應龍。”等一眾二甲進士一齊進殿謝恩。
到這裡,嚴閣老成心頓一頓,賞識一下鴉雀無聲的場景,這才突破令人堵塞的溫馨,緩緩道:“殿試一甲第一名……沈默!”
這讓他很難對皇權產生害怕,也就無所謂忠君了……
伴著莊嚴的景陽鐘響,紫禁城午門的三扇正門、兩扇東西對開的掖門,同時緩緩開啟。兩隊身穿金色飛魚服,手持一丈畫戟的大漢將軍,邁著整齊的法度從除中門外的四個門洞相對而出,立在漢白玉鋪成的五條大道旁。
待陶大臨謝恩後,一樣在七品級站定,嚴嵩才喊道:“二甲第一名,徐渭。”
而新科進士們,正沉浸於初臨紫禁城的震驚中,久久冇法自拔……麵前的這座紫禁城的正門,坐落於北都城的中軸線南段,正北叫子,正南叫午,因之叫做‘午門’!其東西北三麵城台相連,環繞一個方形廣場。好像三巒環繞,五峰崛起,氣勢宏偉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