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何以硃筆批佳文(三)[第1頁/共4頁]

“拋開策論不談,這兩份卷子的詩賦、帖經墨義,孰優孰劣?”歐陽修沉吟著問道。

“戊申卷用典有誤,且墨義有二字漏缺,當為丁巳卷之下。”韓絳說道。

看到閃現出來的名字,一片驚呼聲響起:“兩浙路常州顧言遇之!”

當然,現在是不能翻開看的,因為名次尚未完整定下。

“哦?”歐陽修有些獵奇,貳心知這兩份試卷中必定有一份是來自於顧言,顧言的文章他已經看過,寫得的確不錯,此次竟有能和這篇文章媲美的文章?他笑道,“有這等好文章,如何不先給我看看?”

“永叔,本年的卷子真是大為可觀。”梅摯笑道。

“二者難分高低。我才疏學淺實在判定不出。”王珪明顯不想頒發觀點。

“很有幾分好卷子。”範鎮介麵道,“但是此中,有兩份卷子最為凸起。我們四人感覺,此次的省試會元想必就是取決於這兩人中了。”

歐陽修說完,本身內心也感覺有點過了,特彆是手邊另有一篇不錯的文章的時候。不過,他之以是這麼賞識這篇文章,也是有啟事的,他從這篇文章裡看出了本身年青期間的影子,更可貴的是,不但文風很讓歐陽修賞識,此中的思惟和觀點,也讓歐陽修非常認同。但是他的內心卻還是有些憂愁。

另有蘇洵的《上歐陽內翰第一書》也挺成心機的。現在也隻能一邊做翻譯功課一邊看看古文了。做功課忙得冇時候看書了,何況看書的話,另有一大堆的本國文學、哲學、美學的課程要求的書得去看看呢。唉!

歐陽修笑了笑,也不作聲,拿起一邊的小刀,謹慎翼翼的劃開了封名。

韓絳看了梅摯一眼,倒是開口笑道:“我倒是獵奇,這兩位到底是何許人也,倒叫我們這些考官揣摩了大半天。“

韓絳的內心卻也的確是百感交集,他非常有些不能信賴本身的眼睛,不由得皺起了眉頭。見韓絳神采有異,王珪開口笑道:“大師可莫要忘了戊申卷!丁巳卷是顧遇之所做,戊申卷是誰所做,我卻更是獵奇了。”

“禹玉,你有何觀點?”歐陽修有些頭疼,看到一旁的王珪未曾說話,遂開口問道。

歐陽修又將兩份試卷重新看了一遍,包含詩賦和帖經墨義。遵循他的設法,像他年青時候文風的戊申卷更加吸引他,但是他卻要考慮彆的身分。這一次科舉,他的對勁弟子曾鞏曾子固也插手了此次測驗,歐陽修還真拿不準這篇文章是不是曾鞏所寫。若這是一次淺顯的科舉測驗也就罷了,他自誇堂堂正正,未曾做甚麼負苦衷,也不必避嫌。但是這一次,他抱著答覆古文設法,將太學體的考卷全黜了,想必省試放榜後,必然有諸多士子不平,如果在這類環境下,省試的會元又是本身的弟子……這結果……歐陽修有些憂愁。此次他也算是孤注一擲了,這一次儘黜太學體,想必官家今後都不會讓他做試官了。竄改文風的機遇隻要這麼一次,絕對要掌控住!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