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因,魏太姨娘所說的這番話,底子就是當日她在魏太姨娘來看望琅哥兒時向魏太姨娘抱怨的。
兩個孩子互換過來,魏太姨娘被老太太關進了家廟,對外稱她是誌願進家廟為已逝的老太爺和顧家的主子們誠懇祈福。
魏太姨娘也冇有抵賴,很利落的把事情認了下來。
這是老太太第一次打魏太姨娘。
因為老太太的兩個字,魏太姨娘刹時就哭求起來,與方纔的安閒的確是天壤之彆。
劉氏正在氣頭之上,也冇與魏太姨娘和陳氏多說,直接就問陳氏是不是做下了那等調包孩子之事。
“五少爺和四少爺落地本就隻差了幾日,都是未滿月的孩子本就不大看得出麵貌,偏生兩個孩子又長得極其類似,這豈不是老天都在幫著四少爺嗎?”
陳氏當時就慌了,這自古以來隻傳聞過有“狸貓換太子”的戲碼,這拿本身的兒子換嫂子的兒子是如何回事?
以是,劉氏天然就將目光放在了魏太姨孃的身上。
老太太冷眼看著魏太姨娘,並不賜與迴應。
她懷胎十月好不輕易才生下了琅哥兒,先前又經曆了生下瀾姐兒時的絕望,寶貝都來不及,又如何會拿去換了林氏的和哥兒?
更何況另有那胎記之疑。
可魏太姨娘卻再難保持臉上那決計的暖和,第一次現出惶恐失措來。
聽完魏太姨娘這番話,本來還連連喊冤的陳氏也呆住了。
說到“動手”二字,老太太麵無神采。
劉氏當時正為老太爺的喪事忙得腳不沾地,驀地聽聞這顧家後宅裡竟然出瞭如許的事,又是驚又是怒,向林氏確認過以後,就讓人去告訴魏太姨娘過來,又讓三夫人陳氏抱著四少爺顧亦琅過來。
早在老太太進到院子裡時,魏太姨娘就已經曉得這件事暴、露了。
因而,天一亮,林氏也顧不得本身還未出月子,就抱著懷裡仍大哭不止的小嬰孩去了婆婆劉氏那邊。
老太太還記得,本身當時問她為甚麼時,魏太姨娘是如許答覆的。
再厥後的事,就是大師都曉得的。
她確切對這件事情不知情,但也不能說與這件事情完整冇有乾係。
母子之間是有本性的,前麵這十來天,她的和哥兒隻要她一抱就乖得不得了,要不是被調包了,如何會被她抱著仍哭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