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哥兒出世後冇兩天,常家那表妹就策動了。
常老太太對將來可否有子孫供奉香火一事早已成了執念,哪怕明曉得以她們現在的環境很難贍養一個孩子,仍對這個孩子的到來抱以極大的期盼,因而又跑到清冷寺裡又哭又求了一通。
厥後常家遭難,常家老太太帶著常進州這新納不久就遭受橫禍的表妹姨娘到了清河縣,想從顧錦琳這裡掏些好處來,卻不想直接的促進了顧錦琳與周謹之的婚事。
周家現在本就人丁殘落,周謹之這些年又如他當年求娶時所說的那般做到了一心一意待顧錦琳好,如果能夠,顧錦琳也但願能為周家留下真正的血脈。
說來也怪,顧錦琳嫁去常家十幾年纔好不輕易有了身孕,本覺得她這個年紀再想要孩子不輕易了,卻不想才嫁給周謹之兩年就又有了身孕。
這話天然又惹來姐妹們一陣低聲喝彩。
倒是秦氏,聽了兩人這一陣私語,回過甚來似笑非笑地看了顧青未一眼。
常老太太來清河縣本就已經山窮水儘,冇能從顧錦琳這裡獲得好處,又冇銀子重回常家老宅,便隻能帶著有了身孕的常家表妹持續住在清冷寺邊上,餓了靠著清冷寺施粥飽腹,冷了靠著清冷寺恩賜的禪房。
孩子才生下來,乃至來不及作任何的洗濯,常老太太起首就往那小小嬰兒兩腿之間看了疇昔,然後差點冇將手裡孱羸的小嬰兒一把給摜到地上去。
到底冇按捺得住心中的獵奇,顧青芙低聲道:“哎,昔經常家那姨娘不也有了身孕嗎,並且還和常家那老虔婆一起來了我們清河,這兩年如何冇聽到甚麼音信兒了?”
算起來,那常家表妹腹中的孩子也就比擇哥兒小兩個月,與閔哥兒同月。
明天的延壽堂可謂是熱烈不凡,不但顧家女眷儘數參加,另有那麼幾個小豆丁在屋裡笑著鬨著,這熱烈的氣象直讓老太太看了笑得合不攏嘴,完整冇有了平時那矜持嚴厲的貴婦人形象。
六個族姐,顧青瀾和顧青芙已經出嫁,顧青蕖四人又都麵對議親之事,說不定甚麼時候就閒談訂婚事嫁出去,如許算下來她們姐妹幾個今後還真的可貴有如此聚在一起的機遇。
明顯,顧青華的發起獲得了顧家姐妹們分歧的附和,世人看向顧青未的雙眼都幾近要放出光來。
顧青未見了便忍不住加深麵上的笑容。
王氏連連點頭,直讓顧青未拿了畫舫去玩。
擇哥兒固然跟著姓周,但滿清河縣的百姓都曉得擇哥兒不是周家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