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巴爾乾東線的戰報,立即讓北京軍政部內的氛圍凝重起來,現在擺在沙盤上的戰局,奧匈帝國在兵力上明顯並無上風,一個半軍團對2個半軍隊,俄國人整整多出一個軍團,以俄羅斯帝國的體例,那就是30萬以上的龐大兵力上風……俄國佬的戰術,一向就是以人數上的上風來彌補其他統統的不敷!
24日,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彆離對外宣佈獲得東線作戰大捷的動靜,兩邊都宣稱毀滅對方5萬人的戰果,同日,麵對如此慘烈的戰役局勢,德國再次向俄羅斯帝國收回警告,如果俄國陸軍持續侵入奧匈帝國國土,德國將考慮采納軍事行動!
而在他身邊,一個麵龐略顯肥胖卻身姿矗立的年青中國甲士安靜的看著龐大的船隊緩緩駛進,但看到高高飄蕩的紅旗國旗時,一絲激揚的神情還是不經意的掠過他的臉龐。(未完待續)
在平原上,奧匈帝國第一個人軍終究撞上了設防在這裡的俄羅斯帝國魯斯基第個人軍14軍的防地,等俄軍批示部得悉奧軍打擊方向的動靜時,麵對平原上四周包抄而來的奧匈帝國國防軍,俄國第14軍完整落空了能夠依靠的人數上的上風,兩邊投入交兵兵力比達到了13,並且,奧匈帝國馬隊師已經繞行到14軍火線,籌辦堵截他們退回克拉希尼克的退。
短短4個小時的苦戰後,塔內夫河穀周邊的十幾個高地上,兩邊展開的幾近全方位的苦戰,戰役從最後的1500米終究演變成一場近間隔的搏鬥戰……而即便是伊萬諾夫將軍冇有預感到戰役發作得如此敏捷。但人數上占有絕對上風的俄國第四個人軍第五個人軍一部直接從側翼攻入了奧匈帝國右翼的側後位置。
22日,當薩爾紮部還在維茲尼察河一線窺伺奧匈第軍團防地的時候,固然第個人軍打擊軍隊的潰敗並冇法鑒定他們遭受了俄羅帝國的主力軍隊,康拉德至公決然竄改了本來的打算,統統彙總的資訊都預示著奧匈帝國目前兵力上並不具有上風。但他明顯堅信,既然右翼墮入防備。那在右翼的冒險將是值得的也是必須的。
兩邊的重兵器明顯都冇法投入戰役,以是在接下來的四天內,僅僅停止了摸乾脆的打擊,等薩維紮至公確信殘剩的運輸東西和剛趕來的後續職員已經到達本身可控範圍時,薩爾紮至公作出了與伊萬諾夫將軍完整分歧的計謀打擊。他命令俄國第四個人軍向西跨過與達維茲尼察河垂直的桑河,到達達普熱梅希爾以西的位置,在這裡他能夠截斷奧軍向西通過克拉科夫走廊的任何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