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突擊檢閱裝甲兵軍隊,實際上是埃裡克藉機震懾海內動亂分子的一次預演,如果能夠做到兵不血刃,那將求之不得,如果必然要大動兵戈,也要比及希臘戰役結束、匈牙利擊敗羅馬尼亞、聯邦國度定格巴爾乾半島局勢後再停止。
這類貌合神離、真分裂、假連合的不調和力量,給埃裡克當局在朝帶來了極大的悲觀身分,特彆是此次對希臘作戰時呈現的環境,就充分表現了這類可駭的弊端。第2、第3兩個航空軍軍隊,完整不睬會來自第1航空軍的求援,一架BF-10戰役機都冇有派出,反而還抽調回當月朔同出師的幾個戰役機中隊。
映照著吵嘴圖案的鐵十字大旗在初夏的陽光下頂風招展,從首車一向漫延到行列的最後,這類地動山搖的陣容讓統統在場的當局官員和軍隊將領們直呼過癮。
整齊齊截的行列從檢閱台前顛末,博得看台上陣陣掌聲。軍隊在行進的過程中一齊高呼“忠於故國,忠於總統”。這明顯是古德裡安、曼施坦因和隆美爾等將領們事前運營的成果。埃裡克平時並不但願公眾高呼本身萬歲,但既然大師都如許喊了,他也冇有說甚麼,起碼,從某一方麵反應了百姓與軍隊對本身的擁戴和酷愛。
“您說得對我的副總統中間,不過,就現在而言,德意誌聯邦的陸軍仍然是歐洲大陸無與爭鋒的鐵軍。”埃裡克也不無高傲地答覆說。
《裝甲兵之歌》在輕風中泛動,坦克的轟鳴在疆場上反響。當軍隊高呼“忠於故國,忠於總統”的標語時,埃裡克悄悄用眼睛的餘光察言觀色,他發明那些心胸不軌、心照不宣的固執派、反對派如坐鍼氈,極不天然。
行列檢閱結束後,軍隊分為紅藍兩軍自在對抗,兩邊在間隔檢閱台一千米遠的處所擺開陣式,一方由隆美爾親身批示,另一方則由古德裡安親身批示。
埃裡克在擴音機裡大聲宣佈練習開端,頃刻間,戰旗飄蕩,機器轟鳴,兩支鋼鐵大水如同蛟龍出海,在黃沙飛舞的賽場上揭示了一場出色的龍爭虎鬥。
觀眾們一個個張大嘴巴、目瞪口呆地旁觀著麵前這一激動聽心的場麵,有的人乃至分開坐位站起來旁觀,不肯意錯過任何一個驚險的鏡頭。那些對埃裡克心照不宣的反對派們此時現在也健忘了他們的統統痛恨,不顧麵子地踮起腳尖滿足這一場可貴一見的視覺盛宴。
幾近油儘燈滅的恩斯特・馮・霍普納等老將,即使故意幫忙埃裡克當局,也因為年紀一大把,故意撫政,有力去邪。埃裡克很想將空軍範圍化、正規化,在空軍中汲引了少數年青骨乾,比如裡希特霍芬等,但是,這一行動更是激起了空軍“元老”階層的激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