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就暫定五個好了。”恭親王采取了文祥的定見,親身提筆,一麵在紙尾寫上“曹毓瑛”三字,一麵又說:“一個蘿蔔一個坑,琢如抵焦祐瀛的缺。”
全部同意,方算定局。這時已到了寅正時分,恭親王也不再睡,揣著那張名單,套車進宮了。
按照清朝祖製,親王、皇子不得乾預政事,現在他不但得以重入軍機,並且一人獨受議政王之職,這在清朝汗青上絕無獨一的名譽與權力。
肅順與他分任戶部滿漢兩尚書,肅順隨扈到熱河,京中的財務支應,他但是費了些力量,並且他也是反肅的健將,聯絡在野大老,策動清議,主張垂簾,頗得恭親王的賞識。
如何開口乞取這個恩情,原也煞費遲疑,想不到慈禧太後如此機靈,竟然完整貫穿摺子中的深意!欣喜之餘,不能不平氣她的見地和手腕。
慈禧太後不竭點頭稱是,但內心明白,起碼桂良和寶鋆的入軍機,實忘我心在內?一樣地,慈安太後也對寶鋆有惡感,隻因為先帝悔恨過此人。
“請起來,請起來!”慈安太後一疊連聲地說,同時賜坐賜茶,安閒商談改組當局的打算。
慈安太後誠懇,還覺得他在謙辭,慈禧太後卻把他的每一個字都聽清楚了。既說“妄參末議”了,那麼,她對東太後笑著說道:“那就稱‘議政王’吧!”
恭王府裡,恭親王正和文祥、寶鋆,另有曹毓瑛、朱學勤,在密商軍機大臣的名單。
慈禧太後內心稀有,肅順是被打倒了,但垂簾之議未成定局,皇太後召見臣工禮節及統統辦事章程,還須群臣裁議,這內裡關頭全在恭親王一小我身上,要想恭親王尊敬太後,那太後就得先有所表示才行。
“本來是五個。”
“臣謝兩宮恩情!”恭王欣然叩首謝恩。
預定的五個軍機大臣缺額,到現在隻剩下一個了,
恭親王一點就透,本來的軍機大臣中,穆蔭和文祥是旗人,匡源、杜翰、焦祐瀛是漢人,現在則除了曹毓瑛以外,樞廷成了旗人的天下,這將引發京表裡極深的猜嫌!
提筆又說道:“博川天然還是留任。”
世人點點頭,同意他的說法,恭親王最後說道:“琢如真不為智見,那就這麼辦吧!”
文祥一向都冇有開口,這會卻很坦白地說道:“軍機五個不敷,起碼還要添一個??????本來是兩滿三漢。”
“大學士直軍機,始為真宰相。六王爺以近支尊親,執掌國柄,輔以老成謀國的燕公,益增樞庭之重,更足以號令民氣。此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