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班轎伕彷彿曉得老佛爺的心機,倉促地過了保和殿,徑直朝慈禧的寓所永壽宮走去。隆裕皇後跟著太後回到了永壽宮,光緒帝則直接回瀛台去了。(未完待續。)
如是這般,火車就在這段鐵軌上,往前逛逛,再今後退退,供老佛爺玩賞。
此時,他們的臣子們,已經在這裡熱切地等候了好久好久了。
是那場可駭的戰役,和緩了他們母子間的乾係,但是,現在是返來了,回到了他們曾經爭論過的皇宮裡來了,回到宮裡後,慈禧會用甚麼樣的態度對待光緒帝呢,他的前程是甚麼,他無能些甚麼,這是光緒帝犯愁的事情。
作為努爾哈赤的後代,如果這來之不易的斑斕國土斷送於己手,本身又有何臉孔去見列祖列宗呢?愁,愁的是本身,在戰役之前,因為他支撐變法,因為他拒婚,因為他對慈禧的不滿情感,使他和慈禧的乾係非常嚴峻,本身被囚於瀛台。
過了太和殿,便是那方簷鎏金圓頂的中和殿了,仍然是殿堂猶存,但此中安排蕩然無存。慈禧心中難受,便把轎簾又放下了。
這裡是坍塌的房舍,那邊是焚燬的店鋪,最殘暴者莫過於前門的箭樓,這前門對大清當局來講是多麼的首要,但是,本國鬼子可不睬這套,箭樓上的梁木也給燒了,牆壁也給推倒了,中心的門洞也給毀得殘破不全,殘垣斷壁,磚木狼籍,目不忍睹。
鑾駕出了正定行宮,直奔火車站而來。到了火車站,落了轎,李蓮英攙扶著慈禧太後下了轎,走上了月台。看到了,看到了,慈禧看到了火車,看到了屬於她的那條黃龍。
車停穩了,李蓮英帶著宮中寺人起首下了車,便命宮監們抬出了特製的登車之梯,搭在了車門上,等候老佛爺下車。
看了好一陣子,慈禧太後彷彿看懂了火車是如何動,如何停,對著火車不住地點頭,感覺非常放心了,纔對李蓮英說:“上去看看!”
那高高的梁柱,寬廣的殿堂仍然仍舊,但殿內裡本來的物品早已蕩然無存,慈禧太後在肩輿要走過太和殿時,瞟了一眼空蕩蕩的大殿,心中頓起酸意。
火車開得並不快。因為是皇太後、皇上乘坐的,不求快,隻求穩,以是,每小時北行三四十裡。但與肩輿比擬,那但是天上地下了。
“這一年多來,多虧有你等在此周旋,纔有迴鑾之日,你們都是我大清的功臣呀!”
“為甚麼火車隻能在鐵道上麵走,如何不能在地上走?蓮英,讓這車今後退退,能退嗎?”李蓮英又令火車向後緩緩地退。慈禧還在目不轉眼地看著那鐵軌、車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