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榜進士出身是正路,而翰林則金馬玉堂,更是清貴非常,三年教習期滿,開坊留館,十年工夫便能夠當到內閣學士,內轉侍郎,外放巡撫是指顧間事。
“也是四言句,”寶鋆唸叨:“‘未同而言,斯文將喪!’”
當天便由恭親王照此入奏,慈禧太後當即點頭承認,她對這方麵完整信賴恭親王,因為她雖討厭洋人,但同意總理衙門原奏中“師夷人之長技以製夷”的主旨。
“也冇有彆的,不過文人輕浮罷了。”寶鋆答道,“有人做了兩副春聯,一副是:”孔門弟子,鬼穀先生。‘“
從養心殿退了下來,文祥、汪元方兩人,奉命到懋勤殿去訪倭仁,傳達旨意。倭仁拙於言詞,開口“民氣”,杜口“義理”,幾人談了半天,不得方法。
寶鋆輕視地說道:“凡是能夠標榜為君子君子的事,他是冇有不同意的。再說,他那清華世家,叔侄狀元,肯‘拜異類為師’嗎?”
除了戰事,另有一件事也引發了朝野震驚,同文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