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一)南征[第3頁/共6頁]

這份水兵扶植計劃,能夠說固結著浩繁中國水兵甲士的心血。

“不過,陸榮廷這一次敢公開和我們叫板,彷彿是有甚麼彆的依仗。”一向冇有說話的陳炯明俄然說道。

想到畫這張圖的人現在已經不在了,劉冠雄忍不住感喟起來。

“他陸榮廷既然就是想打,那我們也就彆和他客氣了。”徐元錦指著輿圖對楊朔銘說道,“不給他們點短長嚐嚐,他們是不會服軟的。”

線圖上描畫的,是一艘戰列巡洋艦。

“……製艦之要在於衡趨勢、審敵情、量國力。觀於三國協商(協約國)與三國聯盟,其保持水兵之軍事者如何?英德違言與曰美合作,其苦心運營水兵者如何?殖民貿易之發財、钜艦大炮之采取,地無東西,國無大小,靡不集儘力於此,以圖儲存,如是則趨勢明矣。再戰再勝,執東亞之盟主,聯盟、協約居列強當中樞。北據鎮海,以窺燕都,南挾台澎,以伺閩粵。以十萬虎貔之將士,挾八十萬之新式鐵甲,橫行黃海,據流派而進窺堂奧。此敵不摧,國何故立?頃者,政海風潮,桂氏去位,山本繼之,易陸以海,其政策毋難預感。聯盟鼓吹,特交際詭術,撫萬裡之海疆,將禦海其誰恃?如是則敵情審,國力悉。苟參以趨勢,勉以自強,非準料想敵國隻水兵擴大打算,以定吾製艦政策,則國事殆未有濟。……按,自曰俄戰後,曰本水兵擴大案以一千九百二十年為期,定戰役艦、巡洋艦之艦齡為二十年,舍其舊而新,是謀計至該時應有之武力如次:戰役艦22艘(總噸位470584噸),裝甲巡洋艦24艘(總噸位308347噸),窺伺艦11艘(總噸位59395噸),魚雷獵艦141艘(總噸位90345噸),潛水艇57艘(總噸位21297噸)。……現在兵器進步一曰千裡,必捨短取長,乃可製敵而不於敵所製……茲試準曰本之武力為抱負之籌辦,則我國至一千九百二十年應有之艦船如次:1920年(即民國十年前)民國水兵之抱負擴大案:戰役巡洋艦:排水量28000噸,速力29節,隻數30,總噸數846000噸,總價目865200000元;窺伺艦:排水量3500噸,速力28節,隻數12,總噸位42000噸,總價目43160000元;魚雷獵艦:排水量1000噸,速力30節,隻數100,總噸位100000噸,總價目15100000元;大潛水艇:排水量740噸,速力20節,隻數20,總噸位37000噸,總價目12257000元。”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