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戰艦夜襲拉塞爾航空基地以後的第七天,聲援而來的聯邦軍隊悉數到位,受損的航空設施也根基修複,唯獨核心防空陣地和鑒戒設施正如火如荼地構建中。在這類前後相銜的時候,諾曼人終究在黑暗中暴露了獠牙:潛入山林的獵襲軍隊從南北兩個方向對拉塞爾航空基地策動突襲,他們的進犯還是如野獸的獠牙般鋒利,他們的視野如夜鷹般靈敏,哪怕聯邦軍隊依托防備陣地停止了果斷的抵當,他們仍然以風暴般的強擊戰術滲入乃至擊穿守軍防地,僅僅三個多小時,諾曼人便打穿了聯邦軍在拉塞爾的兩層防地,其先頭分隊彆離到達基地北部的機庫區和基地南部的起降區,其他軍隊如同侵入人體的病毒,四下分散,卻又難以捕獲蹤跡。
打擊如同奔馳,向前的慣性不會因為碰到停滯而消逝。前鋒分隊遲滯不前,主攻軍隊敏捷重心前移,諾曼兵士或三五一組、或七八一隊,交相保護,共同默契,以衝鋒槍、火焰放射器、手雷火藥等高輸出的輕兵器貼身短打,守勢凶悍。此前多少次戰役,在洛林活動的諾曼軍隊頻頻操縱這類意誌果斷並且技藝高超的快速突進扯開敵手的防備,但是在拉塞爾航空基地,他們終究踢到了鋼板――在基地內層防備圈,聯邦軍隊依托預設火力點構造起有效的交叉火力網,並以突擊步槍和機槍機炮壓抑敵軍器力。
出於一種直觀上的預判,戰役開端時,魏斯在拉塞爾航空基地北部坐鎮。當突入航空基地的諾曼軍隊認識到冇法達成預期作戰目標――大量摧毀聯邦軍擺設於此的作戰飛機以及彈藥、燃料,枕戈待旦的預備兵們已經在他的調劑下分開埋冇陣地,楔入到敵軍突襲軍隊和策應軍隊之間。在此過程中,他們跟諾曼人的小股軍隊產生交火,遵循魏斯的“死號令”,對敵接火的預備軍隊以不計代價的體例篡奪了各處戰術目標,在最短的時候內完成了對敵軍南北兩路人馬的合圍。其間,參戰軍隊來不及盤點傷亡,但是僅以魏斯的視角,就察看到麾下的預備兵們在小範圍進犯作戰的驚人傷亡,這是兩邊戰役本質和經曆、技能的實在表現,接下來麵對受困之敵的反攻,戰役隻會更加狠惡,獨一值得安撫的是,兩邊攻防角色轉換,大多數預備兵隻需求死守陣地,而果斷防備對官兵技戰術程度的要求明顯更低一些。
不管終究戰果多少,隻要魏斯和他的預備軍隊能夠完成第一階段的阻敵任務,拉塞爾之戰都能夠沉重打擊諾曼人的氣勢,鼓勵聯邦軍民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