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又一名曾經並肩作戰的舊識從另一處奧妙營地趕來。一見麵,這位老兄不談舊情,也不拉乾係,亦非相逢一笑泯恩仇,倒是有些發兵問罪的意味,這可讓魏斯既難堪又自責。想當初他以洛林遊擊兵士之名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遊擊戰,索姆索納斯的預備軍隊兵員本質雖說不及一線軍隊,但比起那些自發投身抵當活動的公眾要好很多,加上提早轉移了克輪伯-海森工廠職員設備物質,在設備和補給方麵上風較著,又獲得了聯邦軍方的各種支撐,彷彿成為了洛林地區各抵當構造的“帶頭大哥”,很多抵當武裝或慕名來投,或前來尋求幫忙。麵前這位莫頓-帕拉赫便是此中之一。他本來是洛林南部抵當構造的帶領者之一,洛林遊擊兵士的最後一戰,他和他的人馬全程參與,並在最後時候勝利率部突圍。照理說,他跟魏斯就算不談過命的友情,好歹也是出世入死一場,但是最後一戰之前,帕拉赫就克倫伯-海森家屬的虔誠提出了質疑。啟事很簡樸,老勳爵的宗子被諾曼人委以重擔,並且恰好是當了洛林軍事總督,次子為聯邦效力,恰好是洛林抵當活動的魁首人物。
“是卡門-艾特森-邁德斯,長官!幾個月前,我們從其他抵當構造那邊獲得了您的動靜,本來還打算著前去索姆索納斯把您從諾曼人手裡救出來,厥後才傳聞您被諾曼人押走了,而後再無訊息,還覺得您遭受不測了。”來者這般說著,涓滴冇有言語上的忌諱。在敵占區打了一年多的遊擊戰,又在重重窘境中死守數月,有這笑看存亡的豁達實在不敷為奇。
兩艘高速運輸艦,一口氣運來了600名先遣隊兵士連同首批作戰物質。魏斯親身帶隊,既是開路前鋒,也是戰地批示――龐克將軍善長的是諜報和構造,因此挑選坐鎮火線兼顧調劑,而這2400人範圍的洛林遊擊先遣隊,由魏斯出任第一批示官,比及後續軍隊到達,他也將持續擔負首要職務。在這方麵,龐克將軍確切拿出了誠意滿滿。
顛末幾個小時的跋涉,這第一波600名先遣隊兵士在天亮前到達了位於密林深處的抵當者營地。提及來,這個位於山城斯利恩西南的奧妙營地,還是當初魏斯結合其他抵當構造建立的備用基地,其主體是一處天然洞窟,固然前提粗陋、儲備偏少,特彆是貧乏水源,分歧適大量職員長時候屯駐,但勝在位置埋冇,不易被諾曼人的空中巡查力量發覺,作為聯邦軍遊擊先遣隊登岸洛林後的首個埋冇集結點還是非常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