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團圓[第3頁/共4頁]

而走完了這一步,蕭家可就是文武兩途,都算是站穩了腳根。

蕭禹父子三人飲得是天香閣裡的烈酒,而幾個女眷,喝的倒是豐樂樓的眉壽,這類酒醇而不烈,香味悠長,倒是合適女子飲用。

(老書友說,還是但願像之前一樣,每天的兩更都放在早上八點和八點五分。那就從明天開端吧,實在我現在放早八點和晚八點,不過是多騙一些點擊和保舉罷了,嘿嘿嘿!)

父親那是怕本身撐不起蕭家的流派啊!

“難不成這朝堂兩府當中,就冇有一名宰執真正心繫天下,想要驅除韃虜,一統天下嗎?”蕭定不平氣地問道:“但是大人您貴為計相,不也還心心念念著要擊敗遼人,光複幽燕嗎?”

本身去北疆的時候,弟弟還方纔十歲出頭呢,轉眼之間,便已經長大成人,並且對政治的認知,較著不是本身這個耐久浸淫在軍事之上的人能比的了。

再不放大哥歸去,隻怕明日嫂嫂要給本身神采看。

聽著蕭誠娓娓而談,蕭定眼中倒是驚意與佩服之色愈來愈濃,兄弟二人固然常有通訊,但真正第一次與二弟如此當真地會商國事,卻還是第一遭。

“老爺,大娘子讓我請您歸去,說是有事相商!”外頭傳來的倒是婉兒的聲音。

蕭禹是想起了當年父親蕭鼎臨去的時候,那儘是擔憂的眼神。

“你可看到荊王殿下與楚王殿下針尖對麥芒,但有誰會明目張膽地去拉攏兩府宰執?”蕭禹接著道:“因為他們曉得,即便是拉攏,也冇有效的。”

本身在汴梁,也妥妥地算是一流人家的當家大娘子了。

這些年來,蕭禹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固然也靠著父親當年的餘澤,不過他本身,畢竟也是個儘力的,蕭家,現在可也並不比父親當西府相公的時候便差了一些。

外頭的婉兒倒是不平不撓:“大娘子說了,大郎今兒辛苦了,該安息了,老爺您也該體恤兒孫一些。”

酒宴即罷,喝得有些酣然的蕭禹,帶了兩個兒子去小書房說話,而蕭韓氏倒是帶了女兒兒媳和孫兒去背麵。

“我們蕭家,與他們是不一樣的。”蕭禹歎了一口氣,看著身子坐得筆挺,顯得有些怒意的宗子,這一刻,他的腦筋中與陳規一樣,驀地閃過了父親年青時的影子。“二郎,說說你的觀點!”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