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後占著主理後宮的上風選了皇上最喜好的全嬪,那麼和妃娘娘扶一個樣貌脾氣都不差的祥朱紫也是理所當然的。至於為甚麼冇有選一樣都是嬪位的恬嬪?青箏很瞭解,第一是那樣的話與皇後對抗就表示得太較著了,再有就是,恬嬪從各方麵來講,都冇有太凸起的處所,若不是家世好,生下了富察家,邊個嬪都不會有。
所謂的拉攏全嬪,也不過是不能讓她跟和妃走到一起去,另有是出於辦理後宮的角度考慮的。
當然,如果全嬪受寵,多在天子麵前幫她說話,對她穩固皇後的職位以及辦理後宮的權力都是有好處的。
嗬嗬,公然,大戶人家出來的,就冇有簡樸的。
全嬪娘孃的受寵程度完整就是女配角光環加身一樣。自打她掛上了綠頭牌,天子幾近就冇再翻過彆人的牌子。
“娘娘太客氣了。今後我們服侍娘娘,天然跟娘娘是一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青箏一看全嬪是個明白人,也就不客氣了。
啊,對了,一向忘了說,竹青的出身。她是上三旗的包衣,戶籍在直隸,姓烏雅。是的,就是姓雍正天子親媽德妃阿誰烏雅氏,不過是遠到不能更遠的遠枝,以是抬旗的時候,也冇稍上他們家的先人,厥後因為德妃的乾係,固然還是包衣,但畢竟與彆家分歧了。
竹青跟頤齡大人還真熟諳,硬說是舊識也行。還是當初竹青剛進宮做宮女那會兒,頤齡還在宮裡做二等侍衛,竹青的阿瑪托他照看女兒,頤齡出於情麵,幫著捎過兩次家書,跟總管寺人們提過一句罷了。當然,做為竹青,還是得記取頤齡的恩典的,她能在後宮過得安逸,人家也是幫過忙的。
其他的秀女也全都有了去處,不出所料,不是賜婚到各宗室做福晉側福晉,就是賜到皇上正視的宗親子侄府裡做格格。
至於表麵與脾氣都很凸起,隻是出身低了些的祥朱紫,則是分去了和妃娘孃的永和宮,要說這裡頭冇有和妃娘孃的手筆,滿是皇後一手籌辦的,青箏是不信的。皇後孃娘看似無慾無求了,不還是早早就放下了她這顆釘子交好全嬪,何況是要時候防著皇上有了新寵就忘了舊人的和妃娘娘,她但是最怕再有新人生下皇子,使得皇上忽視了大皇子的。
如許也好。
光看封號,還看不出全嬪娘娘有甚麼特彆的,畢竟另有一名恬嬪也封了嬪,但是看住處就曉得不一樣了。固然都給一宮主位,但承乾宮那向來是最受寵的後妃纔有資格住的,地處偏僻的延禧宮底子冇法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