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周瑜提及“善馭鳥獸”,小喬便曉得他是在探本身的真假。她雙目骨碌一轉,決定經驗一上麵前這無禮之徒,彎身拾起小木棍,用心蹲在花叢旁撥弄著泥土,煞有介事道:“這裡的土質太差了,若想把它們救活,總要施肥才行,你先去廁所擔兩筐糞肥來。”
“那裡需求那般費事,我陪她們一道去就是了”,孫策拿起米糕大嚼特嚼,含糊不清地吐出這一句。
小喬揉揉惺忪的眼回道:“姐姐放心吧,江東……”
“自打那年父親過世,我便明白了一個事理:越是有大事,越要吃好睡好,不然你憑甚麼與彆人鬥?”
周瑜猜疑亦甚,還未回嘴,就聽不遠處傳來一聲大喝,魯肅劈開人群,吃緊走出,上前在這小廝頭上砸了個榧子:“臭小子,他但是居巢周縣令,豈容你如此冒昧!”
“天然是要去尋家父”,大喬正要拾起湯勺盛一碗蓴菜羹,孫策卻搶了疇昔,三兩下為大喬盛好雙手奉上,擠眉弄眼道:“數百裡路若無才子相伴則毫無興味,我們無妨結伴隨行,如何?”
孫策反應機靈,技藝矯捷,團身一轉躲過了飛石。可他彷彿忘了此時正在船上,腳下踏空徑直跌入湖中冇了蹤跡。大喬一驚,趕快趴在船邊喚道:“孫郎!孫郎!”
“袁將軍與家父一行正屯兵壽春,與此地相距僅數百裡,兩位公子若出發,短則兩三日,長則五六日,必到袁將軍虎帳。”
不曉得小喬為何會有此問,周瑜微微點頭,回道:“恰是鄙人。”
三人乘舟如此沉默,實在有些難堪,大喬尋話來:“聽聞孫公子是吳郡富春人,難道與西施同親?”
大喬探手欲拉孫策,孫策抓住後,單臂一撐便浮了上來。本覺得就要順利登船,誰知孫策的手俄然一沉,身子向後一趔,重心儘失,拽著大喬一道落入了一池春水當中。
小喬輕視一哼:“真不知你的名諱到底是瑕不掩瑜的瑜,還是笨拙的愚。”
桑樹枝葉高壓,燕草新綠如碧,初陽垂垂升起,溫暖日光順著新葉疏離處灑落,投放工駁的光影。萬物盎然,沐浴天然福澤,而足下這三兩株牡丹,卻飄零搖落,活力全無。
小喬低頭認罪,一雙大眼睛卻仍在骨碌碌轉:“姐姐說的是,婉兒知錯了。”
周瑜偶然打趣,問道:“你籌算甚麼時候解纜去找袁術?解纜前我須得將縣衙諸事拜托給魯兄纔是。”
孫策冒充道歉:“是我冒昧了,隻是令妹每日身著男裝,又生得扁骨平腮的,實在不像個女人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