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舒城之戰(一)[第1頁/共3頁]

孫策話未說完,便聽陸遜大聲啐道:“虧我還敬慕你吳郡孫郎之名,說到底,不過與山匪地痞無異!”

陸康嘲笑道:“嗬!代替我的太守之位?朝廷的符節安在?任命的文書安在?如有,陸或人立即大開城門相迎,毫不含混!怕隻怕你名為漢臣,實為漢賊,助紂為虐,竟成了袁術那老賊的帳下嘍囉!”

聽了陸康這一席話,孫策氣得直笑:“我說你這老頭……你要用漢製,我便沿你漢製;你願擎漢節,我亦不禁止,為何定要你死我活啊?”

陸康將手中漢節交予陸遜,拾起腳邊大弓,以年老之軀彎弓搭箭,箭鋒直落大宛駒足下,驚得大宛駒揚蹄嘶鳴,噅叫不住。

話音方落,一兵士小跑上前,將漢節奉上。陸康雙手接過,高高擎起,沉氣大喝道:“孫伯符!我陸或人在城在,人亡城破!你要進舒城,便從老夫的屍首上踩過!”

陸康之言乃是調侃孫策以怨報德,孫策早已推測他會如是說,抬手指天道:“我乃朝廷親封懷義校尉,體恤陸太守老邁,特來代替廬江太守之位。孫某偶然傷害陸家分毫,亦不會苛待城中百姓,請你快開城門,免得兵戎相見,禍及無辜!”

天明時分,喬蕤部一萬八千雄師自六安解纜,浩浩大蕩向舒城駛去。

孫策抬手揚鞭,指著陸遜道:“小毛孩兒,現來世道這麼亂,廬江一郡,危若累卵,就靠你們老朽小童,能守得住城嗎?即便不是我孫伯符,也會有旁人來攻,你們……”

陸康仰天一歎,笑道:“公瑾,你是個好孩子,老夫明白。想當年,你父親出任洛陽令,便是老夫在先皇麵前保舉。當時你比遜兒還小”,陸康眸中儘是慈愛的光芒,撫了撫陸遜的小腦袋,隨後話鋒一轉:“但是你不懂!老夫畢竟與你們分歧!即便先皇駕崩,陸某亦時候不敢忘恩!老朽已七十不足,如果丟了廬江郡,為奸人所得,將來我奔赴鬼域,有何顏麵再見先皇!來人!拿我的漢節來!”

戰鼓聲再度響起,聲如雷鳴,一場大戰,已不成製止。

大喬低垂眼眸,半晌未語。於她而言,孫策隻要安然就好,可他身負殺父之仇,又有鴻鵠之誌,必會儘力而戰,想到這裡,大喬喉間澀澀,問小喬道:“婉兒,昨夜編的那些藤盔,都送去韓將軍那邊了罷?”

“唉!”孫策長歎一聲,不得不調轉馬頭,與周瑜一道策馬向陣中趕去。

周瑜明白,陸康已勸無可勸,他調轉馬頭,沉聲對孫策道:“伯符,我們歸去罷……”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