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城牆根下的大林軍越集越多。契丹將領昂首看著傾圮的城牆,傾圮的部分足有上百步,一些契丹軍士還站在斷口處,向上麵放箭,隻是斷口處並不寬廣,站不了多少人,而城牆上大林軍密密麻麻,從上而下的鐵箭就算射得再準,也射不了多少人,處理不了題目。
在攻打楚州之戰中,產生了非常慘烈的巷戰,龐大的傷亡讓一貫沉穩的林榮也惱羞成怒,下達了屠城令,在兩年多地南征中,這是林榮下達的獨一的屠城令,而另一座堅城壽州,固然大林軍被阻城下達一年之久,但是守將劉仁瞻最後開城投降,大林軍作戰時候雖長,傷亡卻遠遠不及楚州。死守壽州達一年的劉仁瞻最後被任命為節度使,而在楚州艱苦巷戰的守將張彥卿卻百口皆焚。
這些陶罐時裝地滿是烈火油,摔落城牆,立即四散伸展。斷口處的契丹軍士摔完陶罐。就換上了火箭向下猛射。
大林軍三次南征,楊光義曾經多次為雄師前鋒。建功無數,這一次攻打幽州,在侯雲策發起之下,鐵騎軍順理成章成了前鋒軍,來由很簡樸:攻城前鋒。必須是最悍勇的軍隊,而鐵騎軍恰是攻城的不二人選。
鐵騎軍多是楊光義的嫡派,硬插一個吉青陽來,實是侯雲策暗中活動的成果。吉青陽到了鐵騎軍後,上有威名顯赫的楊光義,下有軟磨硬頂的將校,隻感覺這個左廂都批示使當得好生窩囊,北伐開端,楊光義被任命為北部行營副都招討使,和侯雲策、魏仁浦構成了北伐雄師的火線批示部,鐵騎軍擺佈廂各自領兵,吉青陽這纔有了當主將的感受。
陌刀是由西漢斬馬劍生長而來,是大武步軍的首要設備,最利於群戰,這陌刀有三米多長,可砍可刺,王彥升祖上是大武軍李嗣業部的陌刀手,家屬中代代有精於利用陌刀的妙手,到王彥升手中更是發揚光大,成為十二萬禁軍中利用陌刀的第一妙手。
進入城內的大林軍除了衝在最前麵的鐵騎右廂副都批示使王彥升以外,另有左廂都批示使吉青陽。
城牆斷口處立即大火熊熊,無數大林軍擠在斷口處進退不得,烈火一起,慘叫聲四起,無數禁軍軍士在火海中翻滾。見此慘象,饒是城外大林軍戰意暢旺,也禁不住停下了腳步,城內城外的大林軍就被分開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