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劉氏兄弟在前些年的朝政亂局中前後憑藉多名宗王,時人常常以之為佻巧之徒,申明並不太好。而劉琨能夠擊敗匈奴十萬之眾的氣力,已經超越了司馬越的設想。
厥後左賢王劉和帶領駐守孟津的匈奴本部jīng銳,奇襲上黨。因為前任幷州刺史司馬騰的舊將龍季猛叛變,與仇敵裡應外合,晉軍喪師失地,喪失慘痛。胡人直逼晉陽城下。
兩人又談了幾句rì常瑣事,劉輿便告彆了。
竟陵縣主淺笑道:“竟陵並偶然事,隻是聽父王與慶孫先生的對答,想到了本朝兩位名臣。”
“臣以頑蔽,誌望有限,人緣際會,遂忝過任……道險山峻,胡寇塞路,輒以少擊眾,冒險而進,頓伏艱危,辛苦備嘗……臣自涉州疆,目睹睏乏,流移四散,十不存二,攜老扶弱,不斷於路。及其在者,鬻賣老婆,生相捐棄,滅亡委危,白骨橫野,哀呼之聲,感慨和藹……”
這番話自是遁辭無疑,劉輿豈會聽不懂。他吐出一口濁氣,暗自感喟。心知東海王並無主動與匈奴交兵的誌願。不管是東海王本人,還是其政治盟友王衍、裴盾等輩,近期都在緊鑼密鼓地cāo辦東海王出鎮許昌之事。這些人隻將重視力集合在朝廷內部的權力圖奪上,並不把剿除匈奴兵變視為當務之急,眼看大好機會就這麼錯過了。
這帛書乃是劉越石親筆謄寫的軍報,不經官署直遞東海王府,內容遠比報知天子的獻捷露布詳確。司馬越有些不耐煩地跳過了前麵描述幷州慘狀的筆墨,直接去看大戰的顛末。
“哦?竟陵想到了誰?”司馬越饒有興趣地問道。
司馬越看了看陪坐在一旁的竟陵縣主,問道:“竟陵,你彷彿有些苦衷?”
司馬越沉吟著,手指悄悄扣響案幾,墮入了沉思。
竟陵縣主斂裾見禮,輕聲道:“女兒想到的,乃是幽州王彭祖、兗州苟道將。”
期間,劉琨部將陸遙於祁縣擊殺了匈奴勇將、冠軍大將軍喬晞,並一舉毀滅匈奴五千餘眾,居功至偉。
《扶風歌》第一卷《烈烈悲風起》就此結束。感激各位讀者容忍我差勁的寫作水準,始終如一地支撐和幫忙我。萬分感激,螃蟹再拜頓首。
豈料劉琨已有對策,他奧妙潛回晉陽,構造迎敵。就在胡人詭計攻城之時,拓跋鮮卑的馬隊俄然殺到,與晉陽守軍兩麵夾攻,胡人大潰。這一戰晉軍與鮮卑軍斬首總計四千餘,其他降者無數;陣斬左漸尚王賀賴古提、左骨都侯須卜跋等豪酋十數人;梟叛將龍季猛之首以示眾。匈奴左賢王劉和沿汾水竄入昭餘祁的湖沼地帶,僅以身免。晉陽守軍借大勝之威,隨即東進光複襄垣、上黨等地。而鮮卑馬隊則南下與晉軍主力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