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六章 良駒(三)[第1頁/共3頁]

陳留蔡氏連綿雖久,但並不是真正冠冕傳家的高門。漢末的蔡邕蔡中郎之前,先人多為白身,偶有為官宦者僅一縣長爾。從蔡謨的曾祖輩蔡睦仕於曹魏起,陳留蔡氏才申明漸顯,但數代人裡最高也不過二千石罷了。但年青的蔡謨明顯已經很有了幾分摒棄俗務、尋求蕭灑天然的名流風采,不肯意投注心力去做那些龐大的細務了。或許後數十年,那種“居官無官官之事,辦事無事事之心”的奇特風格,恰是從這個年代發端吧。

陸遙笑了笑:“如此甚好。”

幾名吏家後輩相互對視一眼,有一人向前半步道:“隻是,本日黃掾分遣部下奔赴各地應對。臨行前他幾次叮嚀我們,不管此行順利與否都要儘速回報,以免家人憂愁。陸將軍,蒙您過夜,我等非常感激。隻是黃掾言猶在耳、不敢相違。火伴們可在此地安息,我願夤夜趕回鄴城通報狀況。”

因而他側身邁過一步,向蔡謨見禮道:“親而不成不廣者,仁也。賢弟真乃仁人,無怪乎能夠安撫流民百姓,舉重若輕。”

近代以來,或人一旦為吏,則其家便成為吏戶,父兄後輩均服吏役。這些人凡是被稱為某某吏員後輩,雖不在朝廷正式的官吏簿冊上登記,但需隨時呼應征調退役。麵前此人便是鄴縣賊曹掾黃熠臨時征調來的吏員後輩。

“甚麼郎君!這是代郡的鷹揚將軍!”一名陪侍在旁的羊氏家屬仆人喝道。

這時候,隻見蔡謨俄然想起了甚麼,他拍了鼓掌,向身後不遠處一指:“兄長,這幾人便是黃掾派來措置各項事件的部下。眼下賤民們已經安設安妥,他們方纔向我告彆。”

蔡謨口中的“本縣”是鄴縣。按照本朝軌製,縣大者置令,小者置長。縣令、長之下,又有主簿、錄事史、主記室史、門下書佐、列曹掾等吏員,吏員的數量按照戶口數量的多寡變動。戶口不滿三百的小縣,員額定為職吏十八人、散吏四人。至戶口在三千以上的甲等大縣,有職吏八十八人,散吏二十六人。麵前這幾人的下級、賊曹掾黃熠,該當就是鄴縣的職吏之一。

這幾句話,可比平常恭維更令人鎮靜,陸遙聽了不由有些得意。轉念又想:能夠帶出麵前這些頗具才調的部下,這位賊曹掾黃熠公然非同平常。他身為職位寒微的小吏,卻以報告名臣大將的事蹟為常日的消遣。這份見地必然是耐久密切存眷朝廷文告和來往旅人傳言後的成果,背後所下的工夫,足以令凡人非常汗顏了……此人絕非久居池中之物!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