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七月,成都王司馬穎也上書朝廷,請命往荊州幫手剿匪,隨即以江東士族的魁首人物陸雲為多數督、前鋒將軍,使持節督荊州軍事,率精兵五萬南下。至此,江淮之間,可謂雄師名將聚集一堂。陸雲陸士龍,與其兄陸機並稱為太康之英,既是三代將門以後,又是當代名流中的佼佼者。而劉弘、劉喬,都是本朝聞名的知兵能臣,麾下陶侃、趙驤、蒯恒、皮初等,也俱屬千萬軍中嶄露頭角的不凡之士。以如許的強大力量製壓流賊,本當如泰山壓卵,一舉功成。”
“咳咳……”徐潤的本意一是刺探陸遙的秘聞、二是確認越石公對他的態度,卻未曾想劉琨本日談興甚濃,竟把話題扯到了毫不相乾的荊州。他輕咳兩聲,悻悻隧道:“主公,我知陳敏後因剿賊之功被封為廣陵相,東海王殿下又承製以之為右將軍,恩寵不成謂不厚。但是他旋即起兵造反,自稱都督江東諸軍事、大司馬、楚公,權勢極盛時,地跨荊揚、囊括江東,幾近掩有孫吳舊疆……但是,主公,陳敏這逆賊與陸遙陸道明莫非有甚麼乾係?”
“蠻民首級張昌非常善戰,部下悍不畏死,又有善於挑刀走戟的懦夫陷陣,遂連敗官軍,所向披靡。短短數月間,南破武昌、長沙、湘東、零陵;東攻汝南、弋陽;北克宛、襄陽,前後殺死武陵太守賈隆、零陵太守孔紘、豫章內史閻濟、武昌太守劉根等處所大員,乃至連新野王司馬歆也未能倖免。其部下中又有悍賊名曰石冰、封雲者,領偏師攻略江、揚、徐三州,迫使揚州刺史陳徽棄郡而逃。一時候,江淮高低無不震恐,朝廷急令鎮南大將軍劉弘、豫州刺史劉喬起兵剿除兵變。”說到這裡,劉琨嘲笑一聲,明顯是因為想起了厥後劉喬與範陽王為敵、戰亂中挾製劉琨父母的舊事。
夜色漸深,劉琨打了個哈欠,將拖曳到空中的寬袍略攏了攏,持續道:“可出乎洛陽中樞料想的是,終究在剿除張昌、石冰賊寇的過程中,功績最多的既非代表成都王的多數督陸雲,也非荊州劉弘、豫州劉喬這兩家方鎮,而是征東將軍劉準部下的一個小小吏員,廣陵度支陳敏。這陳敏用兵如神,以疲敝之卒擊十倍之賊寇,每戰皆克,遂定徐、揚二州,嘿嘿,提及來實在是駭人。”
那溫嶠溫太真身為幷州大族後輩,既與越石私有姻親乾係,又屢立大功,千萬不是出身寒微的本身所能比較。盧昶固然職位略低些,但在介休之戰後,已躍升為越石公麾下稀有的實權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