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陸遙得舉秀才,又除平北大將軍司馬……那清楚是為rì後數十年宦途鋪就的金光大道。今後今後哪怕再無功勞,但隨秩遷轉,也有機遇以公卿致仕。這較之於戔戔牙門將軍的軍職,強了何止十倍?
兩人對視一眼,均有瞭然之感。晉陽政權所需的,是一個分裂的拓跋鮮卑;是一個各部酋長競相乞助於朝廷的拓跋鮮卑;是一個能夠撫而定之、養而用之的拓跋鮮卑。
他踱了幾步,又道:“丁渺從父丁紹係吾故交。此公乃譙國名流,為南陽王司馬模所推,新任冀州刺史。故而吾遣丁渺為副使,緩急時可有大用。”
半晌以後,他才抹了一把額頭的涔涔盜汗,奮然辯論道:“主公,此折衝樽俎之事,非吾等武人可任。何況部屬行伍出身,言行粗鄙無文,恐為新蔡王所笑。主公幕府中幷州精華聚集、名流聚集,何不遣一報酬使。遙鄙人,願竭力以擔保護之任……”
陸遙慎重見禮:“唯主公馬首是瞻。”
“道明,你可知拓跋鮮卑的祭天民風?”
以陸遙出身的江東陸氏為例,士衡公起家為太傅楊駿祭酒,士龍公起家則為刺史周浚處置。二陸者,號稱“太康之英”,名滿天下,踏入宦途的第一步不過如此。而“秀才”之舉,那就更不得了。按本朝軌製,刺史舉秀才、太守察孝廉,一歲一舉,數百萬人的大州每年得舉者不過一二人。在陸遙此世的影象中,南方士人得舉秀才的,唯紀瞻、甘卓等寥寥數人罷了。
“也不容猗盧得去便宜!”陸遙心領神會地接了一句。
******
這番話出來,陸遙幾近嚇了一跳。越石公清楚是先打一棍,接著給了蜜棗。如果陸遙不是一名穿越者,必然會感覺這蜜棗實在苦澀可兒,具有令人冇法順從的吸引力。
陸遙思忖半晌道:“對我晉陽來講,需求和睦的拓拔鮮卑作為盟友。祿官對朝廷的態度尚不明白,而猗盧卻曾親身領軍與匈奴作戰,故而這一點上,猗盧勝於祿官。同時,朝廷又不但願過分強大的鮮卑部族崛起在草原之上……如果讓祿官得償所願,拓跋鮮卑四十萬眾儘在其手,他會不會成為另一個劉淵呢?”
正想著,便聽劉琨持續道:“此任非冬烘可當,嗯,吾意yù令你賣力,另以丁渺為副。”
書評區的西門雲天朋友在抱怨,100章了還在打醬油……這個……螃蟹很慚愧地表示,陸遙還需求積累名譽和人脈、招攬得力的部下、還需求爬到更高的位置……如果說這是打醬油的話,那應當是還會打一陣的。啊啊,對不起讀者啊……汗……阿誰啥,嗯嗯,地盤爭霸會有的,會有很多,但是還請讀者朋友耐煩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