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長蛇(二)[第1頁/共4頁]

陸遙點了點頭,不再說話。

自古中原用兵之地,莫過於兗州。自東北至西南,先有泰山郡山勢宏偉、地形險要,是通往青、徐的必經之路;接著是濟北、東平、濮陽等郡國,與天下之重的冀州隔河相望;稍南麵的濟陰、高劃一地與豫州緊鄰,官道四通八達;到最西麵,則有酸棗、封丘等地,南連汝穎,西與司隸校尉部的重關疊障相對。

幽州軍終究渡河的時候,賊寇主力貌似圍攻鄄城,兼顧乏術。可他們隻需求如現在這般,對鄄城圍三闕一,讓出鄄城以西直至白馬的貌似坦途……立即就將東海王和本身,同時迫入了極其艱钜的地步。

如許一來,朝廷兵馬的長蛇之形必成,而貌似安靜的濮陽、離狐一帶,便成了中原賊寇預定的揮刀斬蛇之所!

“沿途順利?”陸遙冷靜自語,又笑了起來。

不成能。陸遙搖了點頭,當即就撤銷了這個假想。客歲初,東海王以太傅錄尚書事的身份,統領數十萬雄師出鎮中原,但是短短一年多的時候裡,就喪師半數以上,更丟掉了曹魏五都之一的重鎮許昌,如喪家之犬般地逃竄到鄄城。如此無能的軍政個人,如何能夠有在窘境中對峙的決計和膽略?麵對著賊寇儘力打擊時一日數驚的,又豈止是淺顯士卒罷了?退一步來講,陸遙也非常體味這些中原疲弱之軍的習性,到了這個局麵,不管東海王和他的幕僚們如何鑒定情勢,掌軍的將校們很有能夠疏忽麵前的傷害,極力壓服東海王向西挪動,以求托庇於幽冀聯軍,自保氣力。

兗州的陣勢,既分歧於與表裡江山的幷州,也分歧於控扼險固的幽州。全部兗州範圍內,除了泰山一處地形高大以外,其他各處都是廣袤平原,縱有密林、大澤星羅棋佈,但縱馬奔馳來去其間,並無大的停滯。如果是大晉建國治世,從鄄城到白馬津的方向,起碼有十幾條官道相通,沿途逆旅相接,公私滿路。就連各處河渠水道也密佈津渡,並委派津主、賊曹辦理,來往吏民仰仗記錄有姓名、身份、邊幅的過所渡河,極其有序快速。

幷州的初度對陣,鄴城建春門的遭受戰,冀州廣宗城裡被棍騙的丁紹、被閃電般擊潰的兗州苟純所領雄師……那些與石勒作戰或是察看他作戰的場景、那些石勒所慣用的詭詐戰法和戰略在陸遙心中幾次重演,一再考慮。

離狐一帶的門路、地形,想必也是一樣。而陸遙能夠百分之百的肯定,這兩條門路的通暢無阻全屬假象。不管是東海王企圖向西,還是本身企圖向東;走到濮陽或是離狐一線的半路上,就必定會遭遭到慘烈的打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