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聲雙手亂擺,大驚道:“這可使不得!小人如何敢乘將軍的馬?”
這兩人本就是好勇鬥狠,唯恐天下穩定的角sè。前幾rì陸遙屢招豪族不至的憋屈場景,可把二人給氣壞了,此番一聽有仗可打,頓時跳了出來。
緊走了幾步,陸遙勒馬登上一個高坡向火線瞭望,極目所至,除了在空中漫卷的雪花以外,就隻要這支小小的步隊在艱钜的進步。
“將軍,翻過這個山頭有個背風的山坳,剛好可供弟兄們歇息。出了山口,離拓木崗隻要五裡,沿著通衢走半個時候就到。”那領導恭敬稟道,斑白的鬍子在北風中打著顫。
陸遙胸有成竹:“諸君,隻需如此如此。今rì以內,便要拿下郭氏塢堡。”
在山間避風處歇息了一夜以後,次rì他們還是沿著巷子往南。中都縣的地形從北往南垂垂高大,路途漸顯崎嶇,沿途溝壑交叉,叢林密佈,相稱難走。偶然候明顯彷彿伸手可及的間隔,卻偏要先攀下到山溝深處,再走很遠的路繞返來。將士們從淩晨至下午,已經超出了十餘道山崗,路途不下三十裡。因為揹負著沉重的兵器和甲冑,士卒們體力耗損非常大,要不是解纜前鄧剛給每人都發放了厚重的餅子和大塊乾肉作為給養,恐怕纔到中午就有人對峙不下去了。但是士卒們也不好抱怨甚麼,因為陸遙本人也和士卒們一樣步行,而他揹負的東西遠比士卒們更多。
領導約莫四十多歲年紀,麵孔滄桑,手腳卻還矯捷。他是祁縣溫氏族人,傳聞與溫嶠也沾親帶故。太原祁縣溫氏自漢以降,世代冠冕不斷,出過三公之類的高官。溫嶠這一支固然搬家洛陽多年,但還是與太原故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不但弟子故吏無數,留在太本來地的溫氏族人更是太原有力的豪族,占有塢堡兩座,戶口近千。在溫嶠的策劃下,祁縣溫氏族長和煦已於幾rì前拜見越石公並獻糧三千石,大大減緩了軍隊缺糧的窘境。陸遙此次出兵,便特地通過溫嶠的乾係從溫氏族中彌補了充沛的糧秣,又請來幾位領導帶路。若非如此,萬難於大雪中行軍。
高翔更是連聲奸笑:“道明早就不該理睬這幫豬狗東西,合法用繯首刀說話纔是。”
待到將士們都安設下來,陸遙調集了什長以上的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