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彈汗山(四)[第1頁/共3頁]

如許一個崛起於北疆的蠻橫部族,服膺的是強者為尊的事理,如何能夠像委靡的大晉朝廷那樣,依托朝堂上的言辭辯論來決定大事?如何能夠給溫嶠以發揮辯舌的機遇?說他們蠻橫也好、未野蠻也好,拓跋鮮卑底子不會跟著朝廷的思路走。數百年來,支撐他們不竭擴大、兼併,成為強大部族聯盟的向來都是暴力,在決定大單於之位歸屬的時候,利用的更隻能是**裸的、毫無諱飾的暴力!

溫嶠雖是文官,但久在軍中,目光非常不凡。從這些扈從軍人的眼神和藐小行動中,他能夠肯定,眼下祿官和猗盧各自帶領的百名扈從,絕對比當時那三十名箭下亡魂要刁悍很多。他們都是從上萬人裡特彆精選出的、能夠以一當十乃至當百的刁悍兵士。比如站在猗盧身後的那條龐然巨漢,便是猗盧的親衛大將叱李寧塔。這條巨漢曾經在晉陽大戰中保衛幷州刺史府,以一人之力震懾四姓豪族上千私兵,其勇力彷彿鬼神。而在祿官那邊,拓跋鮮卑東部的氣力多麼強大,必定一樣有英勇絕倫的非常人物在。

百名扈從數量雖少,卻也是一支相稱難纏的力量。溫嶠還記得客歲拓跋猗盧初度來到晉陽,僅以其部下酋長獨孤折的扈從軍人三十人,就敢向越石公建議挑釁,乃至誇口情願以三十人對戰三百晉軍將士。當時晉陽軍草創不久,竟然一時無以對付,最後還是靠數十把強弩攢射處理了題目。

不知為何,溫嶠俄然感遭到一股揪心的嚴峻感。他顧不上突破當前的沉寂是否有些失禮,猛地攀住段匹磾的肩膀,大聲道:“匹磾兄,莫非……莫非……”

在彈汗山祭天大典將要結束的時候,由巫女主持、在八姓國人首級和附從部落酋長渠帥們的目睹之下,這場血腥的廝殺揭開了大單於之爭的序幕。

眼下這兩百人跟著他們的首級踏步向前,相互的間隔越來越近。

但此番祭天大典,他們限於拓跋鮮卑根深蒂固的風俗,並不能帶領雄師登山。北疆胡族素有崇拜大山的傳統,諸如拓跋鮮卑所發源的大鮮卑山、烏桓人曾經聚居的赤山,都被視為是具有特彆意義的崇高之地。彈汗山是鮮卑族的大豪傑檀石槐設立王庭的地點,近代以來又是拓跋鮮卑大單於祭奠六合先人之所,一樣在傳統神巫信奉中具有極高的職位,幾近統統的鮮卑人都堅信此地不能駐紮雄師,不然將會滋擾先人神靈。

拓跋鮮卑源自於東胡,本來不過是幽都之北不知千萬裡的廣漠山野中一個小小的遊牧部落罷了。為了爭奪更豐美的草場、更合適部族生長的地盤,他們一邊與嚴格的天然環境鬥爭,一邊與鄰近的部落作戰,果斷不移地向南邊遷徙,數百年毫無擺盪。在這冗長的征程中,他們經曆過難以設想的慘烈戰役、難以計數的艱钜險阻,曾經一次次麵對闔族毀滅的危局,又一次次仰仗著凶橫而強韌的血性殺出世路,終究踏著無數失利者的骸骨,占有匈奴故地,成為了草原上的霸主。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