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內黃(中)[第1頁/共3頁]

麵對石勒的恭敬求問,陳*元達連連擺手,嗬嗬笑道:“君侯何必如此客氣,你我均是漢王臣僚,若非陳某倚老賣老,在君侯麵前該當自稱一聲下官纔是。”

此時“陸遙”二字入耳,石勒頓時大驚:“你可看清了?真是那吳郡陸遙?”

劉征如蒙大赦地退了下去。汲桑持續喝酒。

為了催動汲桑等出兵,匈奴人頗費了一點心機。固然石勒率軍大敗於晉將陸遙之手,可劉淵反而親身鼓勵他,獎飾他臨危穩定之能,並將他晉升為掃虜將軍、忠明亭侯;隨後,匈奴漢國又遙封汲桑為大將軍,特賜金印、紫綬。為了冊封汲桑的官職,乃至連大單於劉淵的謀主、執掌匈奴漢國秘密的黃門侍郎陳*元達,都屈尊紆貴,親身來到了魏郡。

石勒雖無文學,但天賦異稟,極擅用兵。數年來,汲桑帶領群賊與朝廷軍馬相抗,不落下風,多賴石勒之力。數月前,他有感於河北群盜皆非成大事之輩,故而遠邁群山,投入匈奴漢**中,想要拚殺出個功名成績。

“陸遙……陸遙!”石勒幾次念著這個名字。

晉陽大戰中,失利的不但是石勒,即使以匈奴漢國的兵強將勇,仍受挫於幷州刺史劉琨坐鎮的晉陽城下。兩萬匈奴本部jīng兵被毀滅,對匈奴漢國的打擊沉重之極。不管是人力的喪失、兵甲東西馬匹的喪失,還是對統統匈奴族人士氣的打擊,都是難以接受的。

陳*元達所說的“大漢”,乃是匈奴漢國之漢,非漢高祖、漢光武之漢。一群匈奴人卻自居為漢朝的擔當者,在石勒如許的羯人聽來未免有些好笑。但他本人受漢國官職、意yù借漢國之力對抗朝廷,對此也真不好說甚麼。因而石勒嚴厲地點點頭,表示陳*元達持續。

“劉琨遣麾下得力將領陸遙至鄴,定然有所圖謀。不知元達公……”石勒拱手作揖以示尊敬:“……可有見教?”

但匈奴人天然不甘心就此轉為計謀優勢。在南北兩麵受壓迫,西麵貧乏生長餘地的環境下,匈奴漢國考慮在東線的鄴城方向翻開衝破口。起碼要促使汲桑為首的河北群盜擾亂司州東部,藉以減輕匈奴在河東平陽一帶接受的壓力。

曾經所向披靡的匈奴漢國經此戰後,不得不全麵收縮。在南線、放棄了河內郡的多少據點;在北線,將太原國、上黨郡讓給了幷州刺史劉越石。心氣極高的匈奴大單於劉淵乃至還大病了一場,傳聞,病情一度危急到了敏捷急招諸子及各部名王奔回單於庭的境地。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