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風動(三)[第1頁/共3頁]

常山郡設立於漢朝,因境內包含北嶽常山而得名。春秋時的晉國權臣趙簡子曾經成心測試諸子的才氣,因而奉告諸子曰:“吾藏寶符於常山上,先得者賞。”諸子縱馬奔馳至常山,大師索求,卻並無所得。唯有從妾之子、在諸子中職位最低的趙毋恤返來後稟報說:“‘已得符矣。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趙簡子大喜,遂以趙毋恤為嗣子。趙簡子身後,趙毋恤繼任晉國大夫,公然藉助常山的地理上風,出兵攻滅代國。此舉大大加強了趙氏的氣力,為今後攻滅智伯、三家分晉奠定了根本。

邵續緩緩隧道:“主公為南夏舊族,雖有家世,畢竟是亡國遺民;兼且起家於行伍,數月之間由裨將而至方麵者,既由軍威,亦是運數使然,非屬升遷推轉的正路,不免為中朝貴胄所鄙。假以光陰,一定就能穩居於代地。”

薛彤皺眉想了想,沉聲問道:“叨教長史,所謂時勢逼迫,應在那邊?”

“統統都已安排伏貼,幽州軍動兵隻在今明兩日。彆的,他還說,在軍中巧遇了冀州長史蔣倫。若能說動此君為我們張目,則掌控又大了三分。”

“長史,我們的運營實在並非針對劉演,更不是針對越石公。您這麼說,莫非用心要引得薛將軍憂愁麼?”

由此可見,常山對於代郡有居高臨下之勢,在計謀上具有首要的壓抑感化。如果晉陽掌控中山常山,更將代地對外停止物質互換的渠道儘數掌控在手,這絕非陸遙所樂意看到的局麵。

薛彤走得乾脆利落,正如來時的雷厲流行。

自從客歲匈奴漢國受挫於晉陽以後,幷州北部便根基保持戰役狀況,並無大範圍戰事。劉琨操縱這個可貴的休整機遇大力招攬流民屯墾,在雁門、新興、樂平、太原等地深深地紮下根去。同時,他又操縱朝廷名義,安撫河西諸部雜胡,擯除敵對的白部鮮卑權勢,並從降人中招募精銳參軍報效。到了三四月間,幷州軍不但彌補了客歲大戰的創傷,乃至另有相稱的擴大。而彈汗山祭天大典以後,草原固然一度墮入亂局,但幷州的首要盟友拓跋猗盧終究得以根基掌控鮮卑各部,使得晉陽政權再無後顧之憂。

薛彤歎了口氣,或許在彆人看來,昔日恩主的力量延長靠近,是件功德。但是越石公麾下一部將的身份,與自領方麵之任的身份天差地彆,判定的角度當然也分歧了。在現在的陸遙看來,劉演的行動隻是個威脅罷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