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摧鋒(三)[第1頁/共4頁]

馬睿字懷文,乃扶風馬氏後輩,自幼參軍,最早效力於洛陽晉軍,展轉而至幷州,厥後憑著出眾的騎射技藝成為伴同陸遙東出太行的三十名懦夫之一。在鄴城、代地和草原的幾場大戰中頗建功勞。

一彪鐵甲馬隊如猛獸般從土垣對側一片灌木林的儘處繞了出來。為首一名的高大騎士身披光彩奪目的精製鎧甲,正順手將漆成玄色的長弓揹回身後。

這一箭之快之猛,的確超越馬睿的設想,他完整未曾做出任何反應,手中拎著的賊寇已然眉心中箭。而待到他驚撥出聲的時候,隻瞥見巨大的精鐵箭頭幾近將賊寇的麵門劈作兩半,純紅色的尾羽猶安閒稀爛的臉上嗡嗡顫抖不止!

狠惡的水患帶來了山崗、土坡與湖沼凹地交叉的龐大地形地貌,粉碎了本地的農業出產。因而本朝建國以後,乾脆便在茌平設立了多個牧場,用以放養軍馬,最多時牧養軍馬近萬匹,冀、兗、青、豫等州的騎卒配給皆仰賴於此。可誰也冇想到,因為牧場裡的牧奴造反,這些馬匹最後絕大部分落到了河北賊寇手裡。

幽州、兗州兩路雄師雖係友軍,但與冀州的乾係頗顯奧妙,因此使者的人選務必謹慎,職位還不能太低。終究被丁紹指派去與幽州軍聯絡的,是丁紹特彆看重的謀主,擔負寧北將軍處置中郎的荊州零陵人蔣倫蔣序之;而賣力與兗州軍聯絡的,則是丁紹幕府中的青年俊彥、冀州主簿桓彝。

兩漢時,此地又是河水決堤眾多的重災區,以此地為中間,北至信都渤海、南至東郡,動輒產生狠惡的水患。最長的一次眾多從漢平帝元始年間起,幾達六十餘載,數個郡國的豐沃地盤隻剩下“漭漾廣溢、莫測圻岸,蕩蕩極望,不知法紀”的浩大大澤。元帝以後,大河更在此地分出了鳴犢河支流,兩水並流數百裡之遙。

官道兩側本來有很多村莊和塢堡,但現在滿目都是斷壁殘垣,叢生的雜草間偶爾能看到一兩具尚未被野獸齧噬的屍身,黑紅色的腐肉和紅色的骨骼堆疊在一處,顯得格外觸目驚心。

剛走了幾步,俄然聽得戰馬嘶鳴之聲,隨即一匹高頭大馬從廢墟的另一麵跳出,向闊彆官道的連綴殘垣緩慢奔去。

或許是因為跑出了雨雲的範圍,大雨不知何時停下了,路麵也逐步顯得枯燥。昂首望去,天空中雲朵密佈,但初升的朝陽在雲層以後時隱時現,明顯氣候將會轉好。

茌平,是大河下流的首要渡口之一。昔日孔子將侵占國入晉,便是在此地聽聞趙簡子誅殺賢士大夫竇鳴犢及舜華的動靜,因而夫子臨河而歎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此命也夫。”隨後便回轅歸東,返於衛國的陬裡。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