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後程鼎等人想去救援李順,因而一向跟著押送官兵到了陝西鳳翔縣。成果救援未成,押送李順的軍官怕要犯半途走脫,因而將李彆扭場正法。混戰當中,莫煙霞重傷而亡,駱聲和程鼎也幾乎送了性命。他們養好傷勢,便回蜀中去找張餘和莫長天。成果當時張餘被俘,叛逆兵早已土崩崩潰,便再也冇尋到莫長天的動靜。因而師徒二人飄落江湖,到河北機會緣偶合建立了草澤幫。
莫長天見趙含露不說話,便持續講道:“我們揭竿叛逆是在淳化四年仲春。當時我們不過百人,一轟便占據了縣衙。王小波將軍對大師說:‘我王小波最嫉恨的就是貧富不均,現在就要為你們均上一均!’當時無數老百姓都是饑困交煎,王將軍要為大師均一均,以是很多人都插手到了我們當中。
程鼎問莫長天下一步有何籌算,是想持續留在宮裡還是和他去河北落草。莫長天道:“這八年來我在宮裡已經風俗了,不想再動了……”程鼎不言語,一時兩人誰也冇有說話。
“李順王被俘後,我們便推張餘將軍為帥,重又攻陷了嘉州、戎州、瀘州、渝州、涪州、忠州、萬州、開州,又乘勝負了夔州,但當時朝廷增派白繼贇為峽路都大巡檢,率精兵數千,沿江入川,行到夔州,恰好碰到我們攻城。我們腹背受敵,死了兩萬多人。最後到了至道元年的仲春份,我們在嘉州慘敗,張餘將軍也被四川都監宿翰俘虜。我逃了出去,今後飄落江湖。
程鼎從懷中取出一隻精美的青花小瓶,黯然道:“這是煙霞的骨灰,這八年來我日日帶在身邊。隻是伯母……她死在亂軍當中,是不成能……”
“你不怪莫公公?”莫長天等候地望著趙含露,輕聲問。趙含露不說話,過了好久才道:“那麼多人的叛逆,我信賴是官逼民反……”
“這時大師才都想到了劍門之險,因而李順王派了楊廣和我二哥帶了幾千人兼程北上,打擊劍門。上官恰是劍門都監,部下隻要幾百老弱殘兵,另有部分紅都逃軍。倘若起初我們尾隨成都兵敗來攻劍門,劍門必定唾手可得。
“但是現在就不一樣了。劍門守兵曉得王繼恩大兵將至,天然決死死守。成果我們的人死傷慘痛,大敗而回。李順王氣極了,要將剩下的三百多人一併正法。我二哥烈性脾氣,不肯受縛,一氣之下便分開了成都,今後再冇有見他的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