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不知恥的傢夥,怪不得來做和親的使者,隻怕馬蹄聲一響,便把頭藏在婦人的懷裡顫抖祈憐了。
這時,有一人從列班裡走出來,向趙文帝一恭身說道:“啟奏陛下,臣要彈劾一人,大司馬李農,他企圖謀逆……”
漢文帝低頭一想,方纔幾經起伏,大出他的料想,此事公然是做得不全麵,因而點頭道:“也罷,此事前擱在這裡,待朕好好想想,慕容恪你先回驛站等動靜!”
趙文帝一愣,華為公主是太後的心頭肉,早就說好不能去燕國那苦寒之地,況燕帝已近五十,就是一個老頭子了,如何能把她嫁疇昔?那不是要守半世的活寡?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慕容恪所說的漢文帝,恰是天子石弘最賞識的人,石弘初立為太子之時,趙明帝石勒便擔憂石弘脾氣過於高雅慈仁,不能勝任一國之君,程遐便說:“漢高祖憑著頓時的軍功篡奪天下,漢文帝以平靜有為、溫良謙恭而守成,賢人以後,必然是凶暴之人不再作歹的朝代,這是上天的安排。”石勒非常歡暢,這才奠定了石弘的太子之位。故石弘一聽慕容把他比做漢文帝。當即龍心大悅,他微淺笑道:“朕收到燕帝手劄,意在兩家停戰,敦睦共處之,朕常思中原大戰小戰已曆三十年,地步荒涼,民無以聊生,莫若兩家和親。比鄰安好,使百姓安於國度,此亦是朕心之所願也。”
眾臣也麵麵相覷,初聽燕使入朝拜見,世人做好熱誠他的籌辦,以示趙國之威,不料君臣這兩句話下來,統統的劍撥弩張變成微風細雨。天子開口定了和親的基調,趙國便占不了便宜了。
慕容恪一聽石虎說話,轉臉去看石虎,對他一揖在隧道:“這一名便是石虎天王大人,我在燕國聽聞天王之名,實是如雷貫耳,敬慕之極,本日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李農這幾日稱病不上朝,他的心展轉地痛著,得知湘歌兒便是他與桃紅的女兒,恰好卻死在他的劍下,李妍禧不見了蹤跡,有主子報她去了忠勇府,她為甚麼去了忠勇府,莫非是曉得他的奧妙?他啞忍著,不叫家仆們去接妍禧,等等看,還會有甚麼事產生。
[bookid==《重生之彼道不凡》]
石閔一聽,心頭一窒,公然!公然!公然他們是要把妍禧當作一件互換的東西送出去,他的心敏捷地兜轉了一圈,想著如何應對。
程遐的臉龐變得莊嚴起來:“華為公主已訂婚,不做和親之選,我朝沿平王爺之女和歡郡主,此女端莊淑雅,可送往燕國和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