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9縣:臨濟、高苑、千乘、樂安、博昌、利縣、寥城、壽光、益縣。
領12縣:龍編、北帶、曲陽、稽徐、安寧、朱戟(去早加烏)、望海、西於、封溪、婁(去女加尼)泠、苟漏、嬴隊(去人加婁)。
領9縣:陳縣、新平、寧平、武平、苦縣、柘縣、陽夏、扶樂、長平。
領4縣:合浦、高涼、臨允、徐聞。
領9縣:廣信、端溪、高要、猛陵、封陽、臨賀、馮乘、謝沐、荔浦。
敦煌郡治敦煌(今甘肅敦煌城河西)。
領14縣:西陵、邾縣、鄂縣、蘄春、下雉、沙羨,安陸、南新市、雲杜、竟陵、西陽、軟(去欠加大)國、郡(去君加黽)縣、平春。
魯國治魯縣(今山東曲阜)。
領14縣:陰陵、西曲陽,壽春,當徐、下蔡、平阿、義成、鐘離、成德、合肥、浚遒、全椒、阜陵、曆陽。
河南尹治雒陽(今河南洛陽東北)。
領7縣:下辨、河池、故道、沮縣、上祿、武都道、羌道。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肅武威)。
東漢時,在中國北部,即內蒙古北部、蒙古國及俄羅斯貝加爾湖,由鮮卑、大幕、匈奴、堅昆、呼揭等少數民族居住。
領4縣:土垠、徐無、無終、俊靡。
司隸校尉部
領縣和縣級單位有:
濟北國治東平陵(今山東章丘棗園西北)。
荊州刺史部
領8縣,沮陽、居肅、涿鹿,潘縣、碓(去石加句)瞀、下洛、廣寧、寧縣。
趙國治邯鄲(今河北邯鄲)。
領17縣:陽翟、陽城、輪氏、郟縣、父城、潁陽、襄城、昆陽、舞陽、定陵、郾縣、臨潁、潁陰、許縣、新汲、鄢陵、長社。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
領13縣:盧奴、安熹、漢昌、蠡吾、安國、毋極、新市、上曲陽、望都、唐縣、蒲陰、北平、廣昌。
冀州刺史部
領14縣:江州、墊江、安漢、宕渠、宣漢、漢昌、充國、閬中、涪陵、枳縣、平都、臨江、朐忍、魚複。
酒泉郡治祿福(今甘肅酒泉)。
揚州刺史部
武都郡治下辨(今甘肅徽縣江洛鎮西)。
平原郡治平原(今山東平原飲馬店四周)。
徐州刺史部
領15縣:晉陽、榆次、陽邑、祁縣、中都、鄔縣、界休、平陶、大陵、茲氏、狼孟、盂縣、陽曲、慮廄(去既加虎)、京陵。
東郡治濮陽(今河南濮陽慶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