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笑道:“既然秦道友有一根極沉木在手,那就不是無米之炊了,道友請隨我來,慈航鄙人,願施造化之功,以博一笑。”
慈航不知該如何迴應,正在思忖,那尹喜忽將慈航衣袖悄悄一扯,傳音道:“師叔,現在我認出來了,那位秦道友便是贈我《品德經》的李先生。”
本來那本身當日離了白蓮以後,便來到仙庭至高之處,名叫離恨天,幸喜此處絕高,無人能到這裡,就做了那道神思的養真之地。
固然慈航有無窮神通,但這般無中生有,又造化出極沉木如許的天材地寶來,也是法力耗儘,取了一百零八根極沉木以後,已是香汗淋漓。
秦忘舒便問墨聖道:“欲建淩霄殿,共需多少梁柱?”
秦忘舒現在托石在手,方知此中來源,貳心中暗道:“本來這飛昇殿竟是出自我手,現在又回到我手中,所謂因果,不過如此。”
秦忘舒深覺不安,忙請慈航安息。慈航笑道:“道友不必管我,我靜修三日,天然神情完足。道友可貴來我佛域,還請多住幾日再走。”
秦忘舒半信半疑,便向那極沉木一指,此木離了水池,浮在空中。但是那木上卻不沾半點水珠。卻見那極沉木已生得非常高大細弱,實有五抱之寬,千尺之高。
半殘合什道:“一炁神水,公然是萬物之源,但也需慈航手腕不成,換了彆人,怎有本日盛事?”
但秦忘舒現在所具慧目玄承,已與來時分歧,那楊柳枝條千萬,朝氣無窮,每一根皆具無上神通,更可貴的是那水池中的一汪淨水,此為一炁神水,乃六合初生之時所凝之水,與太一神火共育萬物,是為天下萬物之源。
那明王暗問慈航道:“慈航,這位道友是何來源,怎地順手就取了這飛昇殿的碎石。”
伸手向那碎石罩去,偌大的一堆碎石皆納進袖中去了,諸修在中間瞧見了,皆是悄悄驚奇,特彆是不明名王,更是心中納罕。
秦忘舒見慈航神思睏乏,不敢打攪,倉猝辭了慈航,再回菩提樹下,仍來運功養玄,以固根底。閒時自有瞭然半殘前來陪話,便是那日光月光菩薩,不動明王,亦時來閒講。
這位渾沌古修法力超絕,隨心所欲,六合法例,儘在心中。便以一道神思化為清氣一道,取名為道,再以這一道清氣化為三人,是為太清,上清,玉清,便做了世尊弟子,幫手世尊創界開域,此為一氣化三清。
秦忘舒暗道:“本來這一炁神火,竟在慈航道人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