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忘舒忙喝道:“儒墨二聖在此,豈能混鬨,此事究竟何由?”
儒聖笑道:“小友定是秦忘舒了。”
秦忘舒道:“恰是鄙人。”
秦忘暢意著一顆忐忑之心,跟著儒墨二聖進入通幽樓中,那樓中執事早在樓中等待,當下引三人進入樓中殿堂。
儒聖笑道:“此事何難。”用手一指,那嫡親閣便飛離了蓬萊島,離地千尺而立,複又一指,嫡親閣便增了十倍,莫說千修雲集,便是來了萬人也容得下了。
秦忘舒驚道:“小妹幼年短命,不知世事,平生未傷一人,又怎會惹得萬鬼皆哭,元魂不納?”
卻見祥雲瑞氣當中,現出四名大德,右首那人儒袍方巾,恰是當今儒門魁首,姓孔名丘,字作尼。當年世尊為教養世人,聞儒聖出世,特地下界,親身前去點化。
無極海神君恍然大悟,道:“此事的確非我不成。”
秦忘舒道:“如此說來,小妹後代,竟是人王了。”他原覺得人王是應大難而生,且由朱厭之言瞧來,八九便是本身,哪知倒是小妹與晉君太子所誕之子。
那嫡親閣本不算小,但如果突然擁入千名修士,可就顯得狹小之極,元閣老雖有妙術擴大嫡親,但在四聖麵前,怎敢擅施雕蟲小技,忙向儒聖請教。
元閣老便引四聖入閣,而既有四聖到臨,千修萬言議事,已合祖製閣法,元閣老雖是心中萬般不肯,也隻好敦請千修入閣。
貳苦衷既去,想起交代青聆的那件事來,此事關乎妹子轉世重生,怎能忽視,便向一名執事問瞭然通幽樓的地點,幾步來到通幽樓前。
秦忘舒雖為此事馳驅,但他境地既低,更知名份,天然難以入閣議事。見千修議事已成,想來眾誌成城之下,又有大德在場見證,莞公主必將入閣主事,再無他疑。
儒聖笑道:“元閣老,今聞千修萬言議事,以定嫡親閣主大事,我等不過來做個見證。嫡親閣事,你等自去摒擋。”
秦忘舒不料小妹轉世一事,竟轟動儒墨二聖,嚇得一顆心狂跳不止,儒聖既出此言,可見小妹轉世必有極大停滯,不然以儒墨二聖之尊,豈能來管這一件小事。
那儒聖親身送無極海神君進入嫡親閣中,千修魚貫而入,頃刻間嫡親閣已是濟濟一堂。
儒聖道:“本來嫡親閣主如果在位,亦可下諭旨一道,曉諭冥王行個便利,現在閣主不在其位,也隻好親身去走一遭。若遣彆人前去,畢竟事不關己,是以此事非秦小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