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執中來到嫡親閣時,其他七老中已來了四老,唯有元閣老領著另兩名閣老出外辦事,未曾回返,八將當中,亦來了三將,其他五將皆在外法律未回。
嫡親閣分為一閣八殿三十六樓。嫡親閣主坐鎮嫡親閣中,一老一將共鎮一殿,三十六執事各居一樓,分擔天下諸事。
他既是歸心似箭,步法又快,也就是兩個時候,就從莽荒海中回到蓬萊島上。方纔登島,就聽到島上傳來雲板之聲,那是嫡親閣調集部眾議事了。
黃執中來到閣中一瞧,隻見閣主之位還是空懸,本來莞公主雖是到位,隻因境地不敷,修為甚低,而閣中諸臣,起碼也是金仙之士,呼吸之間,隻怕就要傷了莞公主了。就被元崇雪尋了這個藉口,嫡親議會,莞公主不必與會。
黃執中暗道:“我又未曾傳訊返來,閣中諸修安知少主之事?”忽見一名孺子急奔而來,見著黃執中便道:“黃閣老,你返來的恰好,閣中正在議事呢。”
話音剛落,就聽靜室方向傳來一名女聲道:“黃閣老,實在不巧,閣主今晨外出,至今未歸。”
黃執中微微一笑,道:“此事非田閣主不成。”
離靜室近了,也不便私行突入,便開口道:“卑職黃執中,有事求見閣主。”那“卑職”二字,自正元仙子去後,竟是初次提及。
有設通天樓一座,專承仙界法旨;又有聆佛樓一座,專候西域佛旨。又有行雨樓,步雲樓,專管人間風調雨順;那鎮魔樓主持仙魔之爭,法旨一出,十八島修士無不凜遵,此為三十六樓最緊急的地點。
幸虧仙修之士,也不需很多人奉侍,莞公主有了兩名侍女,也是夠了,但嫡親閣中很多妙法仙術,八名閣老既不提起,莞公主又如何能開得了口,是以莞公主積年修行,還是修她自家的神通罷了,嫡親諸術,一項未曾習得。
而諸修既容不得少主,天然推許莞公主了,唯有莞公主出麵,諸修方肯放手,隻因諸修心中明白,現在若還是瞞天過海,那莞公主豈不是反倒要見怪了?
黃執中更盼著因莞公主這項功績,好藉機向元林二人說項,將莞公主愛諸修推戴之意緩緩提及。這也是黃執中的一番良苦用心。
是以這百年來,通幽樓反倒成了元魂循環的第一地點了,那冥王還遣了鬼使來此鎮守,是為副樓主。而既得冥王首肯,這通幽樓便算是名正言順。
按理以莞公主之位,應當在嫡親閣中清修,何如元崇雪既不容莞公主入殿,莞公主隻幸虧閣後另尋了一處地點獨居,還是黃執中看不疇昔,拔了兩名侍女奉侍,至於莞公主常日起居,如何修行,閣中高低誰來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