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節 新軍神器亮個相[第1頁/共5頁]

擲彈筒口徑也是50毫米,全炮長413毫米,炮筒身長260毫米,全炮重2.7公斤,炮筒重1.6公斤,炮筒腳長170毫米,炮筒板重1.1公斤,腳板高60毫米,腳板寬67毫米,最大射程700米,有效射程500米。不過用的榴彈不是小日本的甜瓜手雷,而是重新設想的高爆彈和白磷燃*燒彈,一支擲彈筒的造價也就是一支“秦弩”步槍的三分之一擺佈,還不占體例,以是擲彈筒在步兵協都配置到班一級,凡是由班長或者班副把握。步兵班也構成了以麥德森輕機槍和這款定名為“彈弓”的50擲彈筒為核心的作戰形式,近戰又有“六輪子”如許的作弊器,真如果和現在的日軍常備師團對衝,兩個班乾挺對方一個小隊都實屬普通。

再說說我們敬愛的飛翔隊,“雨燕”戰轟定型今後,馮如被吳宸軒下了禁飛令,小毛子和馮如一個管飛翔一個管設想,以是帶飛的活計全數是小毛子一小我的,小毛子的大號“魏禮璜”也堂而皇之的呈現在武翼新軍的軍官名錄裡。現在的飛翔隊已經擴大到了一個營的範圍,第一到第三“雨燕”戰轟中隊都是半滿員狀況,但是60架飛機也已經是這個天下上體例最大的飛翔個人了。現在的雨燕已經不是空中擲彈兵的角色了,利用公用的機器式炸彈掛架,最大能夠加掛8枚20公斤航彈或者2枚50公斤鋁熱燃*燒彈。20公斤的高爆航空炸彈在二戰中幾近就是個大禮花的程度,但是一戰前期才呈現的專業轟炸機裝彈量也不過1-2噸的模樣,這類提早了十年呈現的單人單座的兼職轟炸機已經能夠稱為轟炸機鼻祖了。

既然有了受權,就不能不把這把抗日神器發揚光大了,這款手槍的自嚴峻、槍械佈局龐大、槍口上跳等題目在連發和射程的上風麵前都算不上題目了,樣槍送給老袁和南邊的幾個督撫,都非常對勁。不過科學洋貨的大清官員還是訂了德國毛瑟的原裝貨,可惜的是毛瑟已經受權給標準廠,天然不能為了新軍這三瓜倆棗的去違約,因而標準廠貼牌出產的原裝型c96打上毛瑟的標識(實在原廠貨底子冇打標識)賣給海內的新軍,都是四十八兩一支,帶六百發槍彈,比起禮和洋行的六十兩送三百發槍彈的不二價,還不給背工的霸王條目,在青島的這家古德洋行就親民多了,代價公道,到貨及時,並且每單下來都是幾千兩銀子的背工直接存在彙豐、花旗裡,手續辦的放心妥當,以是包含北洋新軍在內的幾家都不約而同的挑選了古德洋行的七密裡六三毛瑟自來到手槍。武翼新軍對外宣稱挑選的是西班牙仿造德國的大紅九自來得,實在也是標準軍器一個車間的產品,不過改了利用9x19mm手槍彈,並且裝彈用的是二十發彈夾,鍍鉻槍管,抵肩射擊用的鐵皮槍套。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