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2頁/共5頁]

南府開設了18家洋行,此中德國8家、法國和英國各3家、俄國2家、美國和日本各1家。這內裡最場麵的當屬德國人開設的禮和洋行,全部買下大觀園西麵的三十畝地盤,起了一座四層的德國小洋樓。但是最掙錢的還要說中國群眾的老朋友,應當是吳宸軒和商會世人的老朋友阿爾弗雷德童鞋創辦的蒙塔古商行,和商會的各家企業都有來往,加上是標準廠的大股東之一,買賣昌隆自不待提,該洋行一年入口額約合銀幣150萬元,出口額約100萬元。日本人開了個三木商行,還兼做藥房、旅店、飲食店等,以是買賣也很紅火。山東商會的買賣更是各處著花,運營表裡貿易的有周銳記、天誠、複誠、立誠、北意誠、協誠春、天祥永、公聚和、益祥、隆聚興、源聚號、大昌號、長興和、恒聚泰等商號。運營藥材、皮貨、估衣、古玩的店鋪更多。做產業的除了吳宸軒的標準係以外,另有苗家的苗氏企業個人、孟洛川老邁的瑞蚨平和華興製鐵有限公司、王光祖的亨德利鐘錶眼鏡公司和德亨緊密儀器公司、簡照南、簡玉階的中華兄弟菸草公司、劉家和韓家鏢局改股的中華捷運公司、大東製帽公司、鼎裕鹽化公司等等。據商會的調查,那光陰濟南、泰安、東昌、兗州四府有洋行25家,書坊13家,中藥鋪78家,西藥房11家,皮貨店28家,估衣店24家,碎貨鋪16家,南紙鋪九家,棉花行9家,雜貨鋪587家,香貨鋪9家,綢緞莊127家,布店6家,筆鋪9家,當鋪9家,茶葉鋪10家,洋貨鋪162家,京貨鋪22家,鐵器鋪17家,鐘錶鋪28家,錢莊98家,銀行10家,銀樓8家,山果行13家,古玩鋪23家,旅店49家,絲線鋪27家,漆行6家,炭行83家,堆棧業35家,糧棧50餘家,能夠說冇有這些買賣就冇有富比江南的山東,更首要的是在這些民族本錢和外資的刺激下,山東的地主階層也開端崩潰,很多都走上了進城合夥投資的門路,竄改成民族本錢家或中外合夥企業的股東,剩下的就算是仍然在鄉間,也多數通過訂單或者合作的體例為工貿易供應原質料和勞動力。守著三五十畝地盤度日的小地主因為雇農紛繁湧向都會或者工礦企業,也不得不另尋前程,這期間欺行霸市、謀奪家財的征象也是屢見不鮮,但是因為各地紛繁由本地商會組建了巡防營,武翼新軍也到各地活動剿匪,治安團體上還是不錯的,起碼義和拳、白蓮教之類的在山東已經冇了安身之地,老百姓大家有了餬口的機遇,誰還會提著腦袋去造反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