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1頁/共4頁]

登岸後的國防軍起首遭到印度第3軍及數個英軍旅的抵當,國防軍很快就斷根了印度軍在海岸線的抵當以後更集合力量包抄及迫使印度軍投降。國防軍在馬來亞北部空中占有很大上風,因為他們有強大的空中援助,加上在裝甲軍隊、相互合作、戰術及經曆均比英軍優勝,特彆是國防軍在第二次中日戰役中獲得很多經曆,英軍方麵冇有坦克,而國防軍則利用高矯捷化車輛及動力微弱的“雪豹”中型坦克,這令他們能等閒穿越馬來亞的熱帶雨林。

12月8日,停靠在新加坡的英國皇家空軍第62中隊的布倫亨轟炸機,它們正籌辦騰飛往吉打亞羅士打的空軍基地駐防,中隊長佰翠??漢南從當年6月駐防亞羅士打,後因向中國流露英軍的諜報於12月被處決。不過這些飛機再也闡揚不了任何感化了,因為他們的位置早就被本地華人中的中國諜報職員摸得一清二楚,第一次空中打擊後,第62中隊就完整從英國皇家空軍的體例中除名了。

1月31日,最後一批英軍軍隊分開馬來亞,英兵工兵在連接柔佛及新加坡之間的新柔長堤炸開一個闊70尺(20米)的大洞(少數後進的兵士在以後數天仍通過此長堤),國防軍的突擊隊厥後化身成新加坡住民操縱小艇橫渡柔佛海峽,打擊新加坡。在少於兩個月的時候來,馬來亞戰役以英**隊被完整打敗及徹出馬來半島作結束。靠近50,000名英聯邦兵士被俘虜或被擊斃。2月14日占據新加坡沿岸水兵基地。在國防軍重重包抄下,新加坡島內的8萬餘守軍鬥誌降落。

1月27日,帕西瓦爾接到英國當局的電文批準,號令軍隊超出柔佛海峽撤退到新加坡。

2月15日,珀西瓦爾率部投降。此役,國防軍以傷亡約百人的代價占據馬來半島,打通了打擊荷屬東印度的計謀通道,給英軍在承平洋疆場的防備作戰形成倒黴態勢。今後新加坡這個‘獅子城’,環球聞名的要塞,屬於中國人了。第17個人軍司令官杜宇銘中將以傷亡94人的代價,自北向南囊括馬來半島650英裡,直至占據新加坡。英軍傷亡則百倍於國防軍,而投降的甲士更是達到13萬之多。這一勝利,是國防軍有史以來最大的陸戰勝利。他們再次戲劇性地向全天下誇耀了武力。就連日本報紙都在大張旗鼓地鼓吹:“東南亞戰役大局已定;短短三天內攻陷新加坡,證明我黃種人戰力遠遠優勝於白皮豬們。”而中國國防部則頒發了一篇簡短的環境通報宣稱:“中南半島戰事根基完成,我國防軍已經消弭該地區統統頑抗之敵的武裝。第17個人軍除部分留守軍隊保持治安外,其他國防軍將慢慢撤出並將防務移交地點國度合法武裝力量,中**隊不以占據他國國土為任務。”在各國驚奇的目光裡,傷亡不過百人的國防軍真的開端了撤兵行動,這也讓英國人詭計挑動本地權勢策動針對國防軍的遊擊戰的詭計完整落空了。對於這塊遠東和南洋的十字路口,中國真的如此輕易就放棄了嗎?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