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讓步下,日本也接受不了中美英結合其他西歐各國以日本擅自加強水兵武備,激發武備比賽的名義,對於日本的出口商品加收高額的獎懲性關稅,而大型機器、成套設備以及鋼鐵等資本性商品在中國的建議下也對日本征收高額的出口稅,一出一進的不消多長時候,日本人彆說造兵艦了,造模型有冇有資金都得兩說著。不敢冒著經濟崩潰的罪惡,加藤高超內閣不得不以總辭職為威脅,迫使水兵的薩摩藩閥讓步,接管了5:5:3:3的美英中日的水兵噸位比例。日本的七成胡想幻滅了,但是多少年後,日本人會為這個看似讓步讓步的成果而感到光榮,固然失利的運氣並冇有甚麼竄改,但是起碼在這期間他們的褲腰帶能略微放鬆一點了。
集會揭幕第一天,美國先發製人,迫不及待地拋出了一個無益於美國的限定水兵武備計劃:1、停止製作主力艦;2、拆毀一部分舊兵艦;3、以主力艦總噸位為標準計算水兵氣力,肯定各國的比例,美英兩國的主力艦各為五十萬噸,中國二十五萬噸,日本則和中國具有一樣的噸位,即5∶5∶2.5:2.5,幫助艦則參照主力艦的規定比例。美國想用這個計劃,建立對中國的水兵上風,分享英國的海上霸主職位。
冇想到的是這個計劃卻起首引發了日本的激烈反對,果斷要求美、英、日、中主力艦之比為10∶10∶7:3.5。因而列強大會爭小會吵,對峙了一個月。最後美國使出了放手鐧,威脅說,如果日本對峙下去,那麼日本每造一艘兵艦,美國就造四艘兵艦。日本曉得本身氣力不濟,隻好被迫同意美國提出的主力艦比例。但是日本的軟磨硬泡,也爭得了美英的嚴峻讓步。美英向日本包管不在承平洋西部興建或加強水兵基地。當然並不是英美愛好戰役,他們不過是但願日本在冇有管束的環境,儘力為他們做看住東方巨龍的守戶犬。
因而,哈定總統高調的讚譽中國水兵為了保護天下戰役所作出的龐大讓步,他宣佈美國也將慢慢撤出菲律賓的軍事基地,號令其他國度也應當采納一樣的態度來停止水兵武備限定。這裡的其他國度指的是誰家,大師心知肚明,一幫矮子咿咿呀呀的裝不是人,該不鬆嘴的噸位還是是一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