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善者不來】[第1頁/共3頁]

兩邊靠近十步,相互施禮,未等焉耆君臣扣問,陳湯便肅手引見:“此乃大漢富平侯世子張公子放,出塞遊學,偶爾相遇,因與湯有舊,故引之至都護府暫居。”

就在這時,陳湯看到張放說完這句話後,昂首看了焉耆王捭盧塞一眼。接下來,捭盧塞的行動令統統人大吃一驚。

捭盧塞眼神茫然,但聲音冷硬:“不遵王令者,斬!”

如果說公元前二世紀前葉,西域是匈奴的殖民地,那麼焉耆,就是殖民中間。從國王到將臣,到公眾,受匈奴影響甚深,即便此時南匈奴歸附,北匈奴遠遁,仍然難以消弭匈奴幾個世紀堆集的影響。

~~~~~~~~~~~~~~~~~~~~~~~~~~~~~~~

沙塵再度揚起,不過這回不是迅猛的馬隊奔馳,而是百膝叩地之聲。

在代表國王的白旄王幟之下,一個隻見鬍子不見臉的白袍人遠遠施禮,洪聲大笑:“捭盧塞拜見陳君。”

這一看不要緊,眼睛卻睜越大,忍不住問身邊臣下:“那少年是誰?是陳君的侍妾易裝,還是……”

從身份上說,代表都護府的陳湯可號令西域諸國,但平常來往,談不上誰高誰低,以是捭盧塞說是拜見,是放低姿勢。並且臣下軍兵一齊上馬,執禮甚恭,擺出一副謙虛姿勢,讓人挑不出半點弊端。但之前的行動又算如何回事?前據後恭?還是打一棒再遞根胡蘿蔔?

此中陳湯重點提到一個環境,引發張放的重視。在大漢置西域都護府之前,也就是二十多年前,焉耆國,是匈奴所置的僮仆都尉治所。所謂僮仆都尉,是匈奴設置於西域的最高軍政首級,監督西域諸邦國,並收取賦稅、進獻,同時控扼絲路,其職能近似於漢朝的西域都護府。也有能夠是僮仆都尉的開導,催生了西域都護府的呈現。

陳湯及幾個扈從聽得含混。甚麼?下跪?人家何時說要下跪了?這張公子不是胡塗了吧。

焉耆國高低,隻要捭盧塞站著,統統人都給跪了。

捭盧塞嘖嘖幾聲:“漢家之地就是不一樣,有的是好貨。”

焉耆國,王治員渠城,居西海之北,遠洋多漁獵,有戶四千,口三萬二千餘,勝兵六千。國王捭盧塞,繼位十餘載,合法盛年。國之將臣有輔國侯、擊胡侯、卻胡侯、擺佈將、擺佈都尉、擊胡擺佈君各一人,擊胡都尉、擊胡君各二人,譯長三人。

(感激大盟,支撐太厚。感謝小胖、鐵錘S)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