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節 登陸(下)[第4頁/共4頁]

“比及和賊人接戰後,前排回顧者,後排斬之,後排回顧者,旗兵斬之。”明軍戰線最前麵的是鄧名的一百名火銃兵,他們隨身帶著輕巧的通條,把用絲綢包著的鉛彈用力地塞進槍膛――這批從禁衛軍手中緝獲的火銃質量非常好,和鄧名從昆明武庫裡找到的那幾支差未幾。之前鄧名見到的火銃和大炮一樣,因為有炸膛的傷害以是都采取比口徑小一些的鉛彈,充足大的空地能夠讓緊縮氣體逸出,以減少炸膛的傷害。當然如許就會形成精度進一步變差,炮彈和槍彈因為比銃炮口徑小得太多,以是一開仗就不曉得飛到那裡去了。絲綢很滑,弓手們冇費多少力量就輕鬆地把鉛丸送到了槍底,如果冇有絲綢包裹而是用超口徑鉛彈的話,那想敲出來就要吃力很多了,估計得用木槌敲通條才行。絲綢也是豪侈品,不過鄧名以為兵士的性命更貴重。弓手們平舉起火銃,瞄向劈麵的綠營兵士――火銃裡的裝藥量很足,緊密包裹的絲綢確保了氣密性,能夠讓鉛彈的速率達到最高,在這個淺顯火銃貧乏殺傷力的間隔上有機遇擊穿劈麵綠營兵士的盔甲。統統的弓手都披著盔甲,單膝跪地,全神灌輸地對準仇敵。而他們的統帥也目不轉睛地諦視著疆場,察看第一次大範圍利用火銃齊射的結果。“開仗!”明軍軍官大喝一聲,排成一排的明軍器銃手同時扣下扳機,紅色的煙塵騰上半空,這是川軍對山西綠營的第一槍。T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