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重整(上)[第2頁/共4頁]

子上的匾額:“下官發誓要知恥而後勇,親手寫了一塊牌匾,就放鄙人官的書房裡。鄧賊雄師圍城的時候,下官內心不是不驚駭,但是每次看看這塊牌匾,就又重新鼓起勇氣,決計不讓總督大人的一番信賴白搭。”李國英讚成地點點頭,用力地拍拍高超瞻的肩膀:“你我同事十餘年了,說話不消這麼拘束,可貴高兄弟明天和我如此推心置腹。唉,想想這些年你我的位置高了,但兄弟之情卻彷彿淡了很多啊。”“總督大人言重了,兄弟敬愛之情不是掛在口頭上的,”高超瞻有力地指了一下本身的心口位置:“而在方寸之間。”表情鎮靜的李國英又問起了高超瞻這些天來的擺設,得知是高超瞻命令海軍去保寧接來王進寶後,川陝總督更是讚歎不已。對漢八旗的放肆氣勢李國英也是內心稀有,而如果不是高超瞻這個賢明決策,那王進寶的救兵就不成能那麼快地到達,重慶不能化險為夷,而李國英也不會有機遇重返山城。。李國英和高超瞻都不曉得鄧名已經是強弩之末,接管了幾萬名俘虜後,明軍幾近被後勤壓力拖垮;他們看到的隻是鄧名喪失不大,氣力幾近無缺無損,而不敢圍攻重慶明顯隻能是王進寶和後續的趙良棟起到了決定性的感化。不管是援兵及時到達,還是力保重慶不失,高超瞻都是居功至偉。“孫將軍對戰陣一無所知,下官曉得全然希冀不上他,為了總督大人和重慶的安然,下官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吝,又何懼惹孫將軍不快?”高超瞻又是一通慷慨陳詞,讓李國英感慨不已。過了冇有多久,趙良棟統帥的軍隊就連續到達重慶。清軍一邊重新封閉嘉陵江,修覆被明軍粉碎的設施,一邊派船去接山西綠營。現在這些跟著李國英突圍的山西綠營狼狽不堪,本來隨身照顧的兵器在山裡丟了個七七八八,兵士也少了一半,冇有被疫病擊倒的山西綠營兵多數精疲力竭,坐上船隻後一個個三分似人,七分似鬼。不過總算是苦儘甘來,想到本身能夠逃出世天而冇有死在忠縣阿誰絕境裡,這些山西人還是紛繁大聲地感激菩薩保佑。統統的人都很清楚,這類無火線的逃竄凶惡非常,能夠留一條命就是先人積善。“多虧了王帥他們啊。”死裡逃生的山西將領和軍官們曉得除了菩薩和先人外,王明德更是再生的父母,如果不是甘陝綠營節製住亂兵,冇讓明軍在第一時候發明突圍行動,那大師必定會被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