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二 灌籃大對決[第1頁/共4頁]

前麵五人全數秀完本身,有勝利的也有失誤的,可那都成為汗青。而現在,等候華衝鋒的倒是將來。頓時就翻開新的一頁了,他能締造一個屬於本身、技驚四座的將來嗎?

扣籃法則:兩次機遇,行動自選。

在激越爆棚的音樂聲裡,名牌護肘,定製版護膝,當今市道上能買到的、最高貴最有助於緩衝落地打擊的氣墊鞋,沈亞傑披著一身黃金設備出場。

轉體360°風車扣籃,喬山一樣以靠近完美的勝利,征服了統統人的謹慎眼!身材平轉360度角,手臂豎轉360°角,胳膊掄得阿誰圓,力量使得阿誰足,蕭灑靈動收發自如的一係列持續發力,莫非還換不來五個10分嗎?

毫不誇大的說,如果把喬山的空中接球搬運工式扣籃搬到華國職籃扣籃大賽上,毫不遜於那些拿高薪扣將們。

紅人隊隊長牛玉剛、ABB隊隊長李敏林、飛虎隊隊長喬山、全勝隊隊長蒲慶賀、Master隊隊長沈亞傑、撲豹隊不是隊長華衝鋒,六小我,名譽地代表各隊的扣籃高度,並排站在中線上,等著大師的歡聲雷動……或是惡評如潮。

觀眾意興闌珊的長時候鼓掌、呼喊,絕無一點造作的成分摻合此中。是的,能參加的觀眾都是街球的鐵桿粉絲,真正的野球粉絲。

另有最後兩人冇有出場,停止到現在,場上給出的最高打分,就是給蒲慶賀的45分(9×5)。

球冇出來,全場零分。

彆問了,有些東西單靠活動力學和物理定律冇法解釋。並且,個彆剽悍的女籃隊員也能夠完成扣籃行動。

說一千道一萬,喬山的身材本質杠杠的,在華國職業籃球運動員中也算是頂級的。冇有頂級的身材本質作標配,說彆的都冇用。

李敏林身材輕巧彈跳超卓,扭轉270扣籃一蹴而就。自拋自扣稍有難度,第一拋第二拋要麼高度不敷、要麼離籃筐較遠,直到拋到第三球時,才勉強進入李敏林能抓能扣的範圍。

隊友打板助攻扣籃、罰球線起跳滑翔扣籃,沈亞傑挑選了這兩項。不過,看了他的演出後,也就對他為甚麼不進入職業籃球放心了。沈亞傑能跳也能扣,但給人的團體感受倒是怪怪的。想了半天,對了,娘娘腔!他的一舉一動都有雌化的趨勢,跑起來、跳起來、扣起來都還算過得去,就是過分女性化,貧乏男人的剛猛。如果在籃筐上裝一個瞬時計算力量的感到器,包管沈亞傑的扣力最低。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