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〇 1.5vs6的熱鬨[第4頁/共4頁]

跟著皮球擲地有聲,從敵手到隊友,全都發明華衝鋒有了纖細的竄改,一個滿麵紅光東風對勁的13號,彷彿鳳凰涅槃,在比賽來到中段時浴火重生了。不但是他們,遠在觀眾席上少女們,也模糊感遭到一股氣場,強大且持續、捨我其誰的鬥誌。

比賽停止到現在,彌穀夕心如明鏡:交給前排扣殺?彆做夢了好嗎?他們底子越不過人家的十指關!

白鳥溪學院下球不好接球不好,又自視頗高,乾脆將自在人片崗聰換下,持續保持三點攻形式,場上6人全數有打擊權。而野烏高中前排職員打擊不力,精力全數放在攔網戍守上,獨一的火力點全希冀華衝鋒和片崗聰的默契度。

實話說,這個球傳得太近網,對扣球者是一個嚴峻磨練。以這批8強賽參賽隊員的身材本質,3米線後起跳底子夠不到球;要扣到球,就不得不踩線違例,或者,直接交給前排措置。

加持了“火流星”進犯手腕,華衝鋒的扣球較著拉高一個層次,而平時裡最不起眼的、最冇有存在感的彌穀夕,彷彿變成他的禦用傳球手。

來了!彌穀夕前赴後繼,一哈腰,再次把球推到半空。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