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涅槃成佛,這就是學佛的終極目標?”
“你如何曉得魚很歡愉?”那門生反問。
“因為人都有小聰明,而難有大聰明,對於越是簡樸的事理越是心存疑慮。”
“你不是我,又如何曉得,我不曉得魚的歡愉?”道真也反問。
“那麼空與道,附近似!”
智光答覆:“淨土法門最殊勝!因為統統法門,無不今後法界流;統統行門,無不還歸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修學此法門的人,不管智鈍賢愚,都是現當代間第一等聰明人!你想,隻念‘南無阿彌陀佛。’然後通過‘聞’、‘思’、‘修’,以一種最為簡樸的體例,就能修到極樂天下。這有多麼好!以是任何人都應當修淨土法門!”
彆的的門生茫然在看著他們兩人,不曉得他們在說些甚麼。
不過貳內心有很多疑問。這天,他與智光坐在院子裡,談這段時候的心得體味。
“正因為你不是我,以是我曉得魚歡愉!”道真說,“而你不曉得!”
智光又說:“初學唸佛是固執,以是叫執持名號,堅剛強著唸佛,生極樂天下的凡聖同居土、便利不足土。如果能放下妄圖、彆離、固執,生西方極樂天下的實報寂靜土、常寂光淨土。西方天下四種淨土不一樣,固執生上麵兩層,生上麵兩層也很好!達到西方極樂天下見到阿彌陀佛,你就不再固執,非常殊勝。”
“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到極樂天下。給我們打造一個誇姣的修學環境,讓我們在內裡安安穩穩,冇有涓滴的停滯,也冇有退墮的業緣,平安然安修行,一向到證得妙覺佛果。真是太了不起了!”這回蘇原終究完整明白了。
“你看魚兒在水裡多麼歡愉,何需求打攪它們呢?”道真說。
“這隻是一部分。成佛後還要使泛博的人群、眾生、統統有情都能走上‘離苦得樂’的地步。【零↑九△小↓說△網】如觀世音菩薩說:‘我不度眾生,誰度眾生’;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天國,誰入天國。’、‘天國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儘,方證菩提’。學佛不但是為本身求安樂,更須為眾生離諸苦。做自度度他,自發覺他,覺行美滿的大賢人——佛陀。纔是學佛的終究目標!”
道真問:“古之慾明顯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是甚麼意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