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成得而親,不成得而疏;不成得而利,不成得而害;不成得而貴,不成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六合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二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古之善為士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夫唯不成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穀;混兮,其若濁。濁而靜之,徐清。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希言天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整天。孰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處置於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成為也,不成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賢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夫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馳騁畋獵,令民氣發瘋;可貴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賢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捨慈且勇;捨儉且廣;捨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複守其母,冇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畢生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畢生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複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襲常。
第二天,方羽再次來到了圖書館,此次,方羽翻開的是老子的《品德經》。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視之不敷見,聽之不敷聞,用之不敷既。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能夠為六合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